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医药板块保持上升趋势 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连云港市36家强优企业应税销售逾1200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医药板块保持上升趋势 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连云港市36家强优企业应税销售逾1200亿

来源:连云港发布2024-05-23 17:03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发)今年1至4月,连云港市36家强优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224.3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的64%,其中,4月当月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27.9亿元。

  强优企业是港城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工业应税的主要贡献者。今年以来,港城强优企业主动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变局中寻求增长机遇,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引领转型的新路,企业规模继续保持扩张趋势,创新投入持续升高。目前,应税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强优企业1家,超50亿元的强优企业7家,超20亿元的强优企业15家,超10亿元的强优企业17家。应税销售收入前十企业分别为盛虹石化、连云港石化、新海石化、恒瑞医药、镔鑫钢铁、正大天晴、江苏核电、亚新钢铁、华乐合金、丰益油脂。

  医药保持上升趋势。昨日,笔者从恒瑞医药获悉,在即将举行的第29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中,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TPO受体激动剂海曲泊帕、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及合作引进将作为的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等创新药壁报和线上发表在大会亮相,涉及11项相关研究。近年来,港城医药企业加快了创新药全球临床研究步伐,让更多的港城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实现海外市场新拓展。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港城医药应税销售收入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医药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9%。经过几年的调整,港城医药产业发展渐入佳境,特别是随着新药持续上新,港城医药企业已经逐步消化集采等因素影响,进入到创新2.0时代,创新药成为企业业绩主要贡献者。

  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成本控制更加严格。同医药创新驱动不同,石化产业则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上马了一批节能降耗的技术,让石化产业摆脱过去大而重的传统印象。以卫星化学在港城布局的连云港石化为例,气装置区别于国内其他的乙烷裂解装置以-90℃的低温乙烷为原料,利用全球领先的低温冷量回收系统,降低企业能耗成本。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盛虹石化、连云港石化等石化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可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前,港城石化企业优势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市场难题,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城石化企业启动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提速的转型,努力构建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制,缓解市场带来的变化。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