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355家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超四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355家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超四成

来源:新华日报2024-04-17 09:47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收藏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脉。

  如今,打卡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在清明小长假中,江苏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场馆预约爆满。

  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355家。这些博物馆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谁在逛博物馆?各地博物馆文创持续上新,谁是顶流?记者通过大数据解读“文博热”如何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

  江苏博物馆数量全国第六,南京馆藏文物最丰富

  过去10余年里,我国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这些博物馆主要分布在哪里?据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广东、江苏等地的博物馆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江苏有355家博物馆,位居全国第六。

  一般而言,博物馆建设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相关。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浙江是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坐拥“四大古都”,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厚重的历史为这些地方带来了丰富的博物馆藏品。

  在江苏省内,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常州等地博物馆数量较多。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共有备案博物馆72座,数量居全省第一。坐落于钟山脚下的南京博物院是江苏藏品最多的博物馆,40万件藏品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唐陶瓷、唐宋书画……这些文物不仅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无锡人均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一,为8.4万人/馆。63家备案博物馆形成了以综合博物馆为主打,专题馆为特色,民间博物馆为补充的多元化博物馆体系。

  苏州有46座备案博物馆,处处体现着“最江南”的特质。吴文化博物馆面向运河,粉墙黛瓦中,由内而外展现着江南文化底蕴。苏州戏曲博物馆是江南曲艺文化“大观园”,进入博物馆,婉转悠扬的昆曲水磨腔萦绕耳畔;苏州丝绸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题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体会到丝绸文化的意蕴内涵和传承创新。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超四成,名人故居“浓墨重彩”

  东晋以来,随着汉民族大规模南渡,江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绚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江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江苏355家博物馆中,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占比最多,共有153家。

  深埋于地下的遗址和文物,经过考古发掘重见天日,被湮没的历史也被一步步揭秘,让人们跨越久远时光,重返历史现场。据统计,江苏有14家遗址类博物馆,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毗邻南京猿人洞,馆藏的两块头骨化石对于江南人类文明进化史有重要的科考意义。作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近日推出了沉浸式元宇宙展览,让大家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穿越明代画廊,近距离观赏琉璃拱门。

  独特的历史是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份记忆往往以博物馆的形式得以延续。坐落在南京夫子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前身是江南贡院,鼎盛时期可接纳两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如今这里成为了研学胜地,同学们穿过熠熠闪光的魁星堂,了解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的流程,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寒窗苦读—鏖战科场—中举做官的心路历程,他们还可以进入号舍内临摹千字文,体验古代考生考试的场景。

  盐城是江苏产盐及盐运的中心城市,中国海盐博物馆采用蜡像、雕塑、沙盘等演示手法,展现古代“炼卤煎盐”“晒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文化场景。如今,博物馆开发的海盐文化等课程在各大中小学和高校常态化开展,除了主抓青少年群体,博物馆还针对幼儿设计了“神秘的大海奇妙的盐晶”“盐的皂话”等互动游戏,针对老年群体普及“如何科学用盐”等健康知识。

  江苏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名人故居和民俗博物馆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江苏有35家名人故居,明代航海家郑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近代实业家张謇、戏曲大师梅兰芳、散文家朱自清、作家钱钟书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这些来自江苏大地的闪耀名字,都曾在历史舞台上独领风骚,串起一个个时代亮点。

  民俗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南京云锦、金陵金箔、无锡泥人、扬州漆器再到苏州的丝绸、砖雕,都诉说着传统手艺在时代变迁中的风貌与温度。

  同时,江苏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红色史迹、战场遗址等主题博物馆也有很重的分量。据统计,“革命纪念”馆有30家,“旧址”纪念馆、博物馆有5家,“新四军”纪念馆有8家。

  在清明假期,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开启“我用书信怀念您”缅怀活动,共收集到百余幅饱含深情的绘画书信。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体验惊雷线路、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家庭参加。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热度最高,24-40岁中青年最爱逛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节假日“打卡”博物馆成为新风尚,拉着行李箱逛馆的“特种兵”们,成为博物馆的一道新风景。

  “2024年第一季度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显示,在全国百强博物馆中,江苏有8家上榜,分别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南通博物苑、吴文化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德基艺术博物馆,其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跻身前十,苏州博物馆位居第11名。

  开放两年多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接待海内外观众超700万人次,这是一部“大运河百科全书”,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陶瓷器、碑刻、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观众可以从文物中探源中华文明,可以通过VR技术体验乘船游览运河,或亲手制作一件运河主题的工艺品,在获得乐趣的同时更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上榜的博物馆不少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历史文物“说话”,令观众耳目一新。比如南京博物院推出了全新的三维体验设备,人们可以现场感受指尖上的三维文物。德基艺术博物馆推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观众走入110米的“金陵图动态长卷”,与画中人直接对话,体验宋朝生活百态。

  有了科技和个性的加持,博物馆更“年轻”了!今年清明假期,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预约门票一抢而空。2023年,南京博物院客流突破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大数据显示,如今最爱逛博物馆的多为年轻人,关注博物馆信息的人群中,24—40岁的人群占比近60%,18—23岁的年轻人对博物馆内容关注度最高。去年到访南京各大博物馆的观众中,10岁至39岁之间的观众占七成以上。

  “如今的年轻人是文博意识觉醒的一代,文化素养、审美品位普遍提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热”背后是人们对更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折射出的是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

  苏博最“婉约”、南博最“少女”,博物馆文创火出圈

  “火出圈”的除了博物馆,还有让大家“把文物带回家”的博物馆文创,谁是文创界的“卷王”?它们藏着什么“出圈”密码?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4家博物馆开设线上店铺。粉丝最多的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店铺粉丝量分别超过480万、240万。主打江南水乡风格的苏州博物馆,用精美的文创产品收获一众芳心,店铺粉丝达71万人,位列第三。此外,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粉丝数均超过30万,南京市博物总馆店铺也收获了6万多粉丝。

  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走的是江南“小清新风”。在官网上,连文创产品的分类都是“吴门四家”“烟云过眼”等诗情画意的名字。最“婉约”的文创当数2013年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这源自苏州博物馆内一棵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亲自栽种、有500年历史的紫藤树,这既有对文徵明的致敬,也象征着文化传承的意义,是其他博物馆无法模仿的“绝版”产品。去年,苏州博物馆还推出了一款以馆藏吴王夫差剑为设计灵感创作的毛绒玩具,这把“剑”一改人们印象中锋利的形象,“利剑”变身“胖剑”,“霸气十足”变成“萌气十足”。强烈的反差感让毛绒剑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单月销量超过3万把。

  南京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中,最出圈的要数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它的原型是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粉炉”。此外,花瓶瓷器冰箱贴套装也很受欢迎,灵感源自4件不同的瓷器,花瓶造型别致,贴在冰箱上还可以插花,简单不俗。

  博物馆文创虽然花样多,但也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比如,某类文创热销,市场上就会出现许多高度相似的产品,在苏州博物馆文创部主任蒋菡看来,这样的行为会引发消费者审美疲劳,对大环境是一种伤害。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把文创行业做大。蒋菡认为,好的设计是“磨”出来的,优秀的文创不仅要具象化、生活化、故事化,更要有高度、温度、深度,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苏州博物馆每每推出新产品之前,都要经过多轮选题策划,深入思考文化概念和定位。她觉得,文创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在破圈,让博物馆文创融入生活,既回归本真又迈向未来,才是真正的成功。(周娴)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好莱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