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天(4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星火教育公益行”2024年第一期活动来到苏州。今明两天时间内,国内15位教育专家将走进苏州相城实验小学、苏州明珠学校、相城第一实验小学、同里实验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等送教帮扶。
今天上午,“星火教育公益行”在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正式开启。澳门教业中学校长、教育学博士贺诚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成文分别带来学术报告《开辟课程通道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大教育,始于创作,落脚于大情怀》。
在贺诚看来,文化力、课程说和数字化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三大基本点,他提出以“大”为关键词的课程组织重构理念,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力,以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伟大祖国的高素质人才。贺诚认为,好的课程结构往往体现出高阶思维:课程的形态不同于传统的一种传授,往往体现大单元的要素平衡、大概念的主题性教学和大任务的活动性教育;课程的机制可以转换为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跨年龄班群合作学习、跨文化背景的微课程群学习三大机制;课程评价注重一体化、表现性、反思型。
在AI数智时代的大背景下,贺诚提出学校要有数据、用数据、活数据,让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质生产力,最终使学校成为一个“智能体”:每个孩子都有AI书僮陪伴学习,每个老师都有AI助教支持教学,每个管理者都有AI助理服务决策。
“每名教师都应该有着‘名师梦’!”洪成文说,“创作”即是迈向名师的关键一步。这里的创作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教学创作,主要包括论文、著作、课件视频,这些“创作”与教师的学术自信、教学精深、职称评选、社会影响息息相关。洪成文鼓励老师们立足工作实际,关注学科教研和时政动态,广泛阅读文献,积极投入创作。他还举出了实际例子说明了教师创作的合理逻辑和行文结构。他说:“写论文、出著作不难,大胆一些,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创作方法的背后,洪成文进一步探讨了创作的源头,是对教育的激情和情怀:教学不只是工作,而应当成事业、当成善事去做。每位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大情怀和小爱好,爱教育,爱生活,做幸福的老师。
今天,相城区200余名教师参与互动、聆听讲座。(苏报融媒记者 袁艺/文 通讯员 日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