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险情不除,警察不退”——追记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一级警长李忠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险情不除,警察不退”——追记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一级警长李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6 15:50

  2024年4月1日,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李忠中队”开展纪念学习活动。常州市公安局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2022年10月25日上午,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一级警长李忠和往常一样,带领一名辅警驾驶警车,在沪蓉高速常州段公路上例行巡逻。

  当李忠和辅警巡逻至沪蓉高速公路上海方向176公里处时,突然发现一只从货车上掉落的半米高油桶占据了第一车道。

  由于正值出行高峰,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这只油桶无疑是巨大的隐患,随时可能引发连环车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李忠立即向大队勤务指挥室和沪蓉高速常州管理处调度指挥中心报告,请求派员到现场清理处置。当看到多辆过往车辆因紧急避让险些造成事故,他毫不犹豫,尝试穿过车流,只身前往排险。

  同行辅警大声喊道:“忠叔,你腿脚不好,我年轻,跑得也快,让我去吧!”但被李忠一把抓住胳膊,拽回了高速应急车道。

  生与死的瞬间,李忠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了他人。最终,他不幸遭遇车辆撞击,因公殉职,年仅56岁。

  从军营到警营,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1983年,17岁的李忠参军来到原兰州军区某防化团。

  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李忠淬炼成钢,从普通战士成长为连队司务长、指导员。

  在军区后勤部技能比武中,他曾获评个人全能第一,被评为“优秀司务长”,是全团上下交口称赞的“红管家”。

  1999年9月,在从军16年后,李忠转业到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城北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从军营到警营,他变的是身份和职责,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李勤往基层跑,勤向实践学。大到治安刑事警情,小到邻里纠纷,他都一丝不苟对待每一起警情、每一起案件。在他的努力下,他负责的汇丰社区发案率同比连续下降。

  2004年,由于一场意外,李忠的左腿股骨颈摔断,导致股骨头坏死,左腿比右腿短了5厘米,走路一瘸一拐。

  李忠生前工作照。常州市公安局供图

  2009年8月,李忠调至交巡警支队,新北大队、车管所、侦查大队、高速大队,每个岗位都留下他兢兢业业的身影。

  考虑到李忠身体不便,组织上曾想适当给他“减压”,但他坚定表示,“在其位,谋其职”,必须做到在岗尽责。

  沪蓉高速是连接我国南北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车行物流繁忙,一处护栏损坏、一起违法超车,都很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乃至群死群伤恶性后果。

  李忠秉持“多一趟巡逻、快一步处置,就少一分风险、增一份平安”理念,坚持每天巡逻5.5个小时、至少240公里,累计巡逻里程达11.3万公里,用实实在在的车程丈量交通安全。

  李忠视隐患为事故,针对因事故多发被部、省挂牌督办的两处路段,每天增加巡逻频次。他曾第一时间发现清理路面异物50余次、排查整改护网破损等安全隐患27处。在他的巡查下,两处高速路段交通事故下降60.7%。

  “我是老防化兵,有经验,让你们撤就撤!”

  “险情不除,警察不退”是李忠恪尽职守的最好证明。

  一个夏夜,新北区某路段突发天然气管道破裂,气体喷涌而出,现场施工人员瞬间四散而逃。

  接到指令的李忠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疏散撤离居民。

  李忠让同事撤到外围。大家担心他的安危,他却坚决不同意,大声吼道:“我是老防化兵,有经验,让你们撤就撤!”所幸处置成功,无一人伤亡。

  多年来,他的工作绩效常年在常州市高速交警中保持第一,累计查处高速公路交通违法6142起,调处交通事故326起、纠纷警情178起,无一例被投诉,5面锦旗是群众对他的最大褒奖。

  2019年起,江苏省启动高速公路服务区警务站建设,加强高速公路交通治安管理。

  高速交警离家远、车速快、夜路暗、风险大。实行24小时勤务后,李忠勇当“拓荒牛”,克服勤务战线长、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等困难,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常州市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警务站“站长”。

  时龄53岁的他,勤于学习“缉查布控”“等新技术,摸索出“系统预警+拍照比对+合围盘查”查控模式,抓获逃犯16人,抓获盗窃、诈骗犯罪嫌疑人4名。

  沿着英烈的足迹赓续前行

  10年前,李忠曾看过一篇新闻报道:一位单亲妈妈因病去世,留下女儿朵朵(化名)与外婆相依为命。于是,他决定和另外4名朋友共同资助朵朵上学。

  每年,李忠都会给朵朵过生日,并鼓励她好好学习。

  李忠牺牲后,朵朵含泪写下一篇周记:“上周二,我永远失去了我的警察舅舅……我的舅舅,我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身为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不易,多年来李忠同志身残助残,积极投身残疾人公益事业,加入“常州残疾人兄弟自驾团”,为残疾人带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残疾人朋友的“拐杖”。

  对英雄最好的怀念,就是沿着他的足迹赓续前行。

  2022年11月25日,李忠因公殉职一个月之际,常州市公安局在沪蓉高速芳茂山服务区警务站举行命名仪式,李忠生前工作过的中队被命名为“李忠中队”。

  “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坚守初心,为了交管事业风雨并肩,保道路畅行,保人民平安!”命名仪式上,李忠的队友蒋红卫说。

  又到一年清明时。

  2024年4月1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深切缅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李忠。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钟楼大队中百中队民警张智城分享时说:“今后,要像李忠那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装在心里,把务实的作风刻在骨子里,用一腔热血书写忠诚警魂。”

  2024年4月1日,李忠女儿李万琦在清明祭英烈座谈会上发言。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供图

  “父亲走后,我从他曾经的同事口中,了解到不一样的他。这一桩桩、一件件平时我不知道的事情,使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李忠的女儿李万琦在活动现场感慨万千。

  如今,李万琦也穿上了警服,成为一名光荣的交通辅警。她誓愿踏上父亲曾经走过的道路,延续父亲的脚步,以父亲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何春中)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