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进在春天里的“雷锋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 正文

行进在春天里的“雷锋车”

来源:连云港发布2024-03-09 16:22

  3月初的连云港,春寒料峭。

  天刚蒙蒙亮,于丽婕看了眼熟睡中的孩子,轻轻起了床。

  风从东北来,她迎着寒风往单位赶。

  清晨5点30分,于丽婕已经出现在新浦汽车总站候车厅“雷锋车”驿站。她拖好地,又麻利地打来两壶开水。

  “基层代表为人民,要为百姓多做些暖心贴心的事。”于丽婕是第六代“雷锋车”手,2023年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学雷锋做好事永远没有错。”“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最大的人生价值。”这是于丽婕,也是连续六代“雷锋车”手、新浦汽车总站500多位女职工共同的信念。

  61年,22000多个日日夜夜,日月更替,岁月流转,雷锋精神永恒,“雷锋车”手代代接力传承。

行进在春天里的“雷锋车”

  

  60多年前,新浦汽车总站距离连云港火车站500多米的距离。

  没有公交车换乘,旅客出了火车站,只能拖着行李去汽车站转车。

  老人、带着孩子的旅客、更有残疾旅客,拖着大包小包,前方是望得到头却走得很艰难的路。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一年的春天,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的余友云、姚淑英、郭兰凤、丁乐清等几名女职工,主动响应学雷锋的号召,用三根扁担挑起了旅客的期盼。

  春风吹拂大地,万物温暖和煦。

  从火车站到汽车站的路上,出现了一群年轻的女子。

  她们笑容可掬,肩扛手提、扁担挑送,身旁是抱着孩子的妇女,步履蹒跚的老人或残障旅客。

  “刚开始就是帮忙肩背、手提,要么就是扁担挑,但是效率很低,有些旅客还是赶不上车。”余友云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总站领导。

  “咱们党支部去买辆平板车,鼓励更多女职工义务学雷锋。”

  有了平板车,不仅能拉行李,一些走不动的老人还能坐在上面,一下子方便多了。

  南来北往的旅客由衷夸赞:“你们学雷锋做好事,干脆就叫‘雷锋车’好了!”

  “雷锋车”就此诞生。利用工余时间拉着平板车服务旅客的姑娘们,成为第一代“雷锋车”手。

  “我是听着老一辈‘雷锋车’手的故事成长的。”2011年,毕业就进入“雷锋车”组的于丽婕,讲起了史朝荣的故事。

  第一代“雷锋车”手史朝荣18岁就到新浦汽车总站上班。

  那时候,车站条件简陋,候车室也没现在这么宽敞。旅客排队检票,都走大门外,西边的门出去,到东边上车。

  “我拉雷锋车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女孩儿,她一个人站在汽车站到处张望。”史朝荣上前询问,才知道女孩子要去上海浦东,结果买错了票,到新浦下车了。

  史朝荣不放心,她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晚上不回去了。”转身,就陪女孩到车站门口的旅社住下。

  到了路边,史朝荣买来些吃的,在吃饭的间隙,转弯抹角问出女孩亲戚的电话。

  第二天,女孩家人火急火燎赶到车站,还带来一包苹果。史朝荣没要,她觉得“都是小事”。

  另一件小事,是她捡到了一个沾满油垢的塑料袋。以为是垃圾,史朝荣准备扔掉。结果打开一看,里面是用报纸包起来的钱,5块、10块,厚厚一沓。

  那天史朝荣休息,但她一直没走,等着失主来认领。

  上午9点,一名男旅客满脸焦急,到处找这个塑料袋。史朝荣当即就拿出来给了他。男旅客掏出钱来要感谢她,史朝荣还是没要。

  “他不知道我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退休回家后,有一天总站办公室主任打电话给她:“史大姐你来一趟,有人要感谢你,说你捡到过他的3800块钱。”

  史朝荣早已把这事给忘了,甚至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钱。“对方说是在号召向雷锋学习40周年的时候,在‘雷锋车’荣誉室的照片上认出我的。”

  男旅客是赣榆人,名叫单兴惠。他一家与“雷锋车”有着四代情缘。他和母亲坐过平板“雷锋车”,和儿子坐过机动三轮“雷锋车”,和孙子坐过电动“雷锋车”。

  “1989年,我去苏州给两个儿子交大学学费,转车时丢了借来的这笔钱。”

  见到史朝荣,单兴惠由衷地说了声:“‘雷锋车’手,谢谢您!”

  这一声感谢,迟到了13年。

  “对方还要请我吃饭哩,我拒绝了。”史朝荣始终难忘的是,自己18岁工作,在领导、老同志的帮助下入了团,又入了党,“我要尽到一名党员的本分。”

  这是第一代“雷锋车”手的朴实无华和坚定信仰。这份宝贵特质闪闪发光,代代相传。

  车站里的“百灵鸟”郭兰凤、随时带着“百宝囊”的姚淑英、为旅客孩子喂奶的李保英……

  “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承诺,如同烙印般,印刻在每一代“雷锋车”手的心里,跨越半个多世纪,初心未改。

行进在春天里的“雷锋车”

  二

  温馨的春风沐浴着港城大地。

  在最新改陈布展的“雷锋车”事迹陈列馆里,于丽婕正带着红领巾小讲解员们,向前来参观的青少年们讲述“雷锋车”的演变史。

  “从三条扁担发展到平板车、三轮车、电瓶车,再到现在的观光旅游车,交通工具随时代升级在变,但不变的是一代代‘雷锋车’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

  很多人不理解“雷锋车”手,她们做的都是“分外”的事,逢年过节客流更大,根本顾不了家,值得吗?

  “雷锋车”组的姑娘们回答可一致呢:值!

  别小瞧了这支“娘子军”,困难再多吓不倒,条件再差难不倒,任务再重压不倒。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初期,外出就业人员增多。总站党支部贴心地为姑娘们添置了三轮车,姑娘们蹬起来更有劲了!

  那时候,旅客一波接着一波。特别是大年三十,总有误车误点的旅客回不了家。

  天寒地冻,旅馆又少,怎么办?

  这点困难,难不倒热心的“雷锋车”手们。

  “雷锋车”组提议:总站推出全国第一家“白天是车站,晚上是旅社”服务。“雷锋车”手掌传英、徐梅、许慧珠带头值晚班。

  这个任务可不轻松。

  她们并起大厅里的椅子,让旅客躺在上面休息。

  椅子躺满了,那就再去买钢丝单人床、被褥,搭建起临时“旅馆”。

  大冷的天,姑娘们忙出了一身的汗。

  大过年的不能冷清。“雷锋车”手们自己组织起文艺活动,唱起歌、跳起舞。

  夜里饿了怎么办?“雷锋车”手来包饺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时常能在车站看到徐梅的身影。她是第二代“雷锋车”手、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过年不陪家人,她在车站内包起了香喷喷的饺子。吃到冒着热气的水饺,旅客都说香!

  晚上冷怎么办?“雷锋车”手端来冒着热气的洗脸洗脚水。

  一位山东旅客感动了:“俺在家儿女也没对我这么好呀,连云港人真是活雷锋!”

  在一代代“雷锋车”手的影响下,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成了旅客的家。

  旅客们说:“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就像家一样温暖,跟在家过年一样热闹!”

  “‘雷锋车’手做的都是扶一把、送一程的小事,但坚持做好这些小事,就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于丽婕时常被前辈的故事感动着。

  1964年春天,一对青年夫妇带着孩子从新疆来到车站。他们是回来去县城探亲的,需要换乘,但晚上车站已经没有班车。

  “我带你们去住旅馆。”“雷锋车”车手郭兰凤义务当向导,把一家三口送到旅馆,自己又跑回家炒了菜、拿了饼送过去。

  直到一张《新华日报》寄到车站,上面刊登了夫妇俩写的表扬信,大家才知道郭兰凤做了好事。

  当时,郭兰凤还怪不好意思:“长途组服务员悄悄掏钱给旅客垫钱买票,扶老携幼的事多着哩,大家都不宣扬。”

  一个冬天的黄昏,“雷锋车”手张素兰带回家一位面色蜡黄、发着高烧的老奶奶。

  这位老奶奶从山东到连云港,受了风寒,病倒在候车室。

  张素兰二话没说把老人带回家,和丈夫一起到医院给老人开药、喂药。家里只有20平方米,为了腾出床给老人睡下,当晚丈夫就去了单位休息。

  第二天,老人家退烧后,张素兰又去街上买来热腾腾的包子,送她上了回家的班车。

  临别时,老人泪流满面:“好闺女,你的恩情叫俺咋报答啊?”

  “大娘,就当我是您女儿吧!”张素兰的声音在空气中传了很远。

  只要旅客有需要,“雷锋车”组就冲在前、做在前、帮在前。

  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们穿梭在火车站与汽车站之间,为不计其数的老、弱、病、残、孕等旅客,送上最温暖的守候。

  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的“雷锋车”,从三轮车换成了电瓶车,载客量增加了。

  “‘雷锋车’打着免费的旗号,不就是在抢我们生意?”有的个体出租车找上门来闹。

  “‘雷锋车’免费不会有猫腻吧?还是别坐了。”少数旅客投去怀疑的目光。

  有关“雷锋车”的争议,一时铺天盖地。以“奉献旅客”为使命的“雷锋车”,被推向停运的边缘。

  “那时候真的难。”于丽婕听前辈们说,个体运输户千方百计阻拦“雷锋车”,“雷锋车”来去都是“空空如也”。

  这场风波,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

  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权太琦和同事们一起到火车站拉“雷锋车”。

  “同志们,请上‘雷锋车’,我们免费为您服务!”

  “长得这么俊,干什么不好,跑到车站拉客。”个别旅客冰冷的话语,让权太琦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

  有的同事羞愧地把脸藏到衣领里,有的委屈得直掉眼泪。

  一场大讨论在长途服务组掀起:发展市场经济还要不要拉“雷锋车”?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不要精神文明?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雷锋的话没有错。

  榜样的力量就是精神的信仰,在每位“雷锋车”手的心中树立起一个触手可及的精神坐标。

  “雷锋车”手们决定,继续“傻”下去!

  她们坚信,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学雷锋做好事,绝对没有错;人间真情,永远暖人心。

  “雷锋车”又堂堂正正行进在大路上。

  永不消逝的车辙,是每位“雷锋车”手无悔的选择。

  1983年底,身患癌症的朱秀兰,生命最后的时光依然在拉“雷锋车”。

  “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快结束了,让我再拉几次‘雷锋车’吧!”

  谁劝也不行,谁也无法拒绝她的请求。

  那一年的春运特别忙,那一年她笑着忙碌着,姐妹们却流着泪……

  短短20天,朱秀兰收到了200多封来自旅客的表扬信。

  3个月后,朱秀兰走了,生命永远停留在37岁。

  不久后,从山东日照寄来一张汇款单和一封感谢信,上面写着:“这是朱大姐垫付的车费,替我谢谢她,改天来看她……”

  可是,这位旅客却再也看不到朱大姐了。

  那一年,朱秀兰的女儿肖彦才15岁。

  “妈妈不行了,你长大后能像妈妈一样拉‘雷锋车’吗?”

  肖彦泣不成声:“妈,我能!”

  1984年,肖彦也像朱秀兰一样,成为一名“雷锋车”手。

  走在母亲日日夜夜走过的道路上,拉着母亲拉过的“雷锋车”,肖彦渐渐明白,母亲为何在最后的时光还要坚持拉“雷锋车”。

  “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怀揣着这股信念,肖彦成长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能为人民服务,心里暖暖的。”于丽婕有着同样的感受,“咱们‘雷锋车’组最大的动力,来自雷锋精神的感召。”

  心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她们师带徒、母传女、党员干部传帮带,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行进在春天里的“雷锋车”

  四

  2012年,于丽婕当上“雷锋车”手的第二年。

  那时候,“雷锋车”已经从电瓶车变成了观光旅游车。

  这一年,全体“雷锋车”手都被一个好消息振奋着:连云港市“雷锋车”组被中宣部选树为全国重大典型!

  交通运输部发文,让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向连云港“雷锋车”组学习。

  中共江苏省委发文,号召开展向连云港市“雷锋车”组学习活动。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6家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组团到连云港采访、报道“雷锋车”组先进事迹。

  这辆行驶了近半个世纪的车,赢得了“中国第一‘雷锋车’”的美誉。

  “雷锋车”组报告团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国各地巡回报告。

  第五代“雷锋车”手权太琦就是报告团的一员。

  如今的她,有着多重身份,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但她最难忘的,是18岁进入“雷锋车”组后听到、看到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有关好人的故事,很多。”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权太琦缓缓讲述着。

  2001年1月29日,一位女乘客在车站突然因身体不适晕了过去。

  “快!热毛巾!!”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雷锋车”手王秀萍、王友香端来热水、拧干毛巾,仔细给她擦洗身子,温暖体温。

  刘连云拿来毛裤,曹忠湘送来了衬裤、棉袄……

  上车后,女乘客眼中的泪水直打转,她望向帮助自己的“雷锋车”手们,在车窗上写下了两个字——“好人”!

  2月的天气还是阴冷。孙庆忠转车来到连云港时,摸了摸口袋,已经身无分文。

  他竖起了衣领,无助地在车站徘徊着。

  参加珍珠岛战役时他没畏惧过,但他担心去不了青岛,找不到丢失的女儿。

  “雷锋车”手的出现,给他带去了踏踏实实的希望。

  车票、午餐、路上的食宿费用……从“雷锋车”手里接过这些钱物,这位老英雄感动得热泪盈眶,“连云港人真好!”

  2003年11月3日,来自聋哑学校的兄妹俩乘车上学,丢落了行李。

  细心的“雷锋车”手不仅帮他们找到了行李,还发现哥哥封某并非全盲,是因为家里太穷没及时治疗才失明。

  “雷锋车”手二话没说带着兄妹俩去了医院。医生为封某检查、治疗,配上了眼镜。看到光的那一刻,封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019年,封某在无锡找到工作了,他专门回到总站,看望曾经帮助自己的车良梅阿姨。这一别,就是16年。

  “连云港人真好”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2009年7月1日,“雷锋车”热线接到了郑先生的电话:“儿子胳膊摔伤,必须立刻送到南京救治,请最后一班车等等我们!”

  情况紧急!值班员李春艳迅速赶到车上,“请大家耐心等一下,有位儿童需要送往南京救治,马上来!”

  满满一车乘客,没有一个人说“不”。

  孩子上车后,热心的乘客还主动让出后排座位,方便郑先生照顾孩子。

  “手术顺利!谢谢你们,还是好人多呐!”当天,郑先生就从电话那头传来了好消息。

  于丽婕也听过好几场报告会。

  “第一代‘雷锋车’手李保英,自己过得那么艰苦朴素,却把爱都洒向了别人。”于丽婕内心一次次被触动。

  1997年,李保英退休了。见家门口的流浪汉孤苦无依,她收留下来,一照顾就是8年。

  她还在手臂上别着红袖章,当上了义务监督员,挨个网吧去巡查,“不能让孩子沉迷网络。”

  她的一生,帮助了数不清的旅客、留守儿童、独居老人……

  在世时,李保英常说:“我认为退休的仅仅是岗位,学雷锋的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能退休,我要永远做雷锋那样的人。”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猪猪”,爷爷奶奶年迈多病,没钱手术,更没法上学。 “作为‘雷锋车’组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雷锋车’组的光荣传统时时激励和鞭策着我。”2012年开始,于丽婕就和姐妹们定期为他辅导语文、数学和绘画,坚持了整整7年。

  雷锋精神,在一代代“雷锋车”手的血液里流淌,奏响了“一城好人 满城春风”的高昂旋律。

  五

  在这浩荡的春风里,新时代的“雷锋车”组也在与时俱进。

  如今的“雷锋车”组,始终坚持“旅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一切想在旅客乘车之前、一切干在旅客乘车之中、一切帮在旅客下车之后、一切从旅客的需要出发。

  学技能、学礼仪、学法律、学英语、学哑语,这是“五学”。

  “雷锋车”组的姑娘们,都勤学苦练起新技能。她们说,这是为了让旅客“宾至如归”。

  在连云港高铁站设立“雷锋车”驿站,这是“一站”。

  空调、座椅、充电宝、热水,这些便民设施,驿站里都有。驿站里,青年志愿者们跟着“雷锋车”组一起,帮助旅客搬行李、指路线。“雷锋车”精神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

  “现在‘雷锋车’的服务延伸到免费提供休息场所、旅游咨询等,可多呢!”于丽婕脸上写满了自豪。

  “我是‘雷锋车’手,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13年来,于丽婕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清晨的光,透过站台玻璃,映照在于丽婕身上。暮色降临,车站的灯光,又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

  曾经的质疑声,变成了赞叹。

  2021年1月,“雷锋车”驿站来了一位上年纪的老人。

  老人把行李放在“雷锋车”手赵伟身边,指了指他胸前的“雷锋车为您服务”牌子说:“我相信这个!”

  今年春运期间,驿站内的爱心药箱、爱心手推车等派上了大用场。

  驿站内24小时亮着的灯光,温暖着旅客回家的路。

  “雷锋车”手志愿者24小时的值守,为一段段旅途平添了一份舒畅和温馨。

  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连云港“雷锋车”组分队,设立爱心公益基金,“雷锋车”组把服务延伸到更多贫困户家中。

  周大爷家在海州区电台街。由于女儿婚姻不顺,老人身体不好还要打零工供外孙、外孙女读书,生活艰难。

  十几年来,“雷锋车”组坚持帮助周大爷,一直到两个孩子都考上理想的大学。

  2002年的夏天,周大爷和老伴搀扶着来到车站。“没啥可表达心意的,你大妈亲手做了两双拖鞋给你们,如果合脚,继续给你们做。”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在场的“雷锋车”手眼中泪光点点,“我们帮助他们,他们也在激励我们。”

  每年腊八节,“雷锋车”组都会为旅客、民警、环卫工人、大巴司机等送上一份热乎乎的腊八粥。

  这碗香甜的粥里,是“雷锋车”组“白天是车站,晚上是旅社”不变的服务传统,是总站的服务温度,更是连云港的热情好客。

  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从500米距离起步,61年间,“雷锋车”的行程累计达24万多公里。

  61年光阴荏苒,连续6代“雷锋车”手共有500余人,义务服务旅客34万人次,免费拖运38万余件行李包……

  如今的连云港,“雷锋车”号长途班线、“雷锋车”号旅游文明线、“雷锋车”号敬老文明线随处可见。

  这是深植于心的感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已化为整座城市的实际行动。

  61年来,“雷锋车”组荣誉满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

  是荣誉,更是鞭策。

  “雷锋车”组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为旅客群众义务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始终未变。

  春正暖,风正清,万物生长。

  61年,雷锋精神从未远去,“雷锋车”就在身边。(李超 杨锐冰 彭小川)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 “五一”小长假看多彩中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基于任意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05-06 18:11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图集囊括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演化历史,是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
2024-05-06 07:45
前不久,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首期站长培训班举办,来自全国各省份的132名乡村工作站站长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于去年启动建设,
2024-05-06 07:45
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
2024-05-06 09:30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持续推介发布20年,是农业科技推广标志性工作之一。
2024-05-06 09:30
研究发现,血管舒张能力受损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24-05-06 09:30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