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无锡:生态“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江苏无锡:生态“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来源:无锡新传媒2023-08-09 17:08

  盛夏时分,碧空如洗,满眼皆“绿”。行走在江南名城无锡,处处好风光。

  锚定“双碳”,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固体废物物尽其用、反哺城市;聚焦科技创新,以绿色化、智能化抢抓发展“新动能”;探索差异化道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近年来,江苏无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着力助推绿色转型“触角延伸”、低碳产业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红利”不断释放,以“绿色引擎”助推经济回升向好,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含绿量”谋发展“含金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绿色转型触角“强延伸”,变废为宝扮靓“无废城市”

  垃圾围城,曾是困扰无锡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建立“无废城市”,让垃圾“变废为宝”,眼下,绿色转型之路的触角延伸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无锡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车间,拆解、装配、测电压……一块块报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经过35道工序,真正实现“焕然新生”,推动新能源“从绿色到绿色”;在江阴市锐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有16万吨贵金属废液“变废为宝”,贵金属回收率达到99.5%以上,且处理过程中气体全部回收,氨氮、总氮等污染因子实现零排放;在江苏锡城建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筑垃圾经过破碎、除杂等处理后“变身”再生骨料,投入市政道路工程继续“发挥余热”;在秦望山绿色循环产业园,一条涵盖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危废的全链条、全流程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体系运行有序,循环经济“成链破圈”风生水起……

  记者从无锡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无锡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同时积极实施固废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型,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内涵。“十四五”期间,无锡共排定33个“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截至7月底已完成12个、在建7个,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增添“绿动力”。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搭好四梁八柱,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

  “叮!您的碳积分已到账。”最近,像刘先生这样使用“碳时尚”APP的无锡市民越来越多。打开“碳时尚”APP,特色服务、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一键直达”,绿色出行、互动体验、绿色金融、大型活动碳中和等八大应用场景“一网联通”,市民可“云端纵享”绿色低碳生活。

  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降碳减废格局,“碳时尚”APP成为无锡发力循环经济,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重要抓手。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碳时尚”APP自上线以来,参与人数已超108万人,共计产生5.7万公里骑行行为,296万公里步行行为,累计产生1.62亿碳积分,相当于1663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绿色低碳抢抓“新动能”,科技创新指数“一路狂飙”

  翻开无锡工业经济“半年报”,一个个新能源产业“硬成绩”表现耀眼:今年1—6月,无锡新能源产业188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84亿元,同比增长39.1%。从行业看,光伏、储能和风电产业营收同比增长均超两位数,分别为34.72%、34.18%和17.6%,新能源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6.4%,在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中处于领先。值得一提的是,占全市“465”规上总企业数的4.3%却撬动了10%的营收——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可见一斑。

  成绩取得绝非一日之功,抢抓新能源“新风口”,无锡不少企业在做好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早早入局踏上“转型赛道”。

  今年以来,老牌国企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碱性电解槽下线发布会,宣布企业将发力新能源赛道。无独有偶,无锡另一家老牌国企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装备两块业务。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也正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项目落地。

  镜头调转,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批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区落地,集群发展效益更加显著。规划面积约3000 亩,锡山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关注动力电池、新一代光伏、氢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目前已经布局德力佳、恩捷、华晟、极电光能、蜂巢等重点企业。宜兴市氢产业园也在加快建设中,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产业化项目、氢能催化项目已落地,补齐上下游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链式发展。从板块看,新能源产业的权重也日益提升,以无锡高新区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区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同比增长11.3%,产业规模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元。

  随着一大批新能源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用,无锡的新能源产业有望实现新跨越。无锡将以持续夯实的能源基础,更加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低碳”底色,不断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绿色乡村交出“靓成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现在我们农民能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绝对离不开乡村环境整治。”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东塘街村果怡生态农业园负责人朱爱勇说,3年前刚来东塘街村创业时,村容村貌老旧无序,一派破落景象,美丽蝶变离不开村党总支书记周伟的“痛下决心”。

  如今,漫行于东塘街村,碧水环绕白墙,稻田“妆点”村巷,五彩月季肆意绽放,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精美画卷映入记者眼帘。

  昔日“脏乱差”到街村“大变样”,越来越多像朱爱勇这样的农民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借此契机,周伟带领全村用2年时间建设了880亩高标准农田,同时还引进“果怡农业”和“果鸿农场”,打造生态水果采摘园。

  家住东塘街村的老沈如今在果怡生态农业园种植农产品,每个月都能多挣4800元的“外快”。与此同时,“智慧大脑”综合调度,高标准农田实现环境监测、虫情监测等多环节数字化管理,自动化灌溉、远程诊疗等黑科技“全程护航”粮食品质,亩均增收近5000元。

  东塘街村是无锡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探索路上的一个缩影,绿水青山想要焕发更多经济活力,就不能仅从农民、村集体增收的角度来发展农文旅,而是综合衡量一些逐步向乡村转移的新产业新业态。

  宜兴市新街街道的纯农业村潼渚村,计划三年内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露营基地、利用村民闲置农房建设文创店铺等。“向农文旅产业跨出大步,底气源于现代农业专项规划、村庄规划。”村书记蒋振说。按规划,这个三山环抱、溪流穿村而过的乡村,要充分发挥宜兴环科园的生活功能区价值,发展成为山野创客聚落。

  近年来,无锡市制定“五园五区六带”规划、现代农业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将使乡村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好地寻求绿色中的幸福和价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百姓幸福的增长点。

  一个个生动场景告诉我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产品、绿色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接下来,无锡将继续抢抓新动能,以澎湃的绿色动能推动无锡经济跃上“新台阶”。(本网综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