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产业高地上锻造更强韧性——开局之年看昆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在产业高地上锻造更强韧性——开局之年看昆山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12 16:54

  1分钟,一块显示屏发往终端。光电产业园,43家光电企业比邻而居,年产值超千亿元。

  90秒,一台高端服务器组装完毕。中科可控智能产线, “天阔”系列终端产品装上“中国芯”,自动化生产马不停蹄。

  10分钟,一台挖掘机下线。三一重机智能工厂,机械臂高速挥舞,运输车来回穿梭,海外订单忙碌赶制。

  江苏省昆山市,举足轻重的产业高地,生机勃勃的发展热土。

  土地不足全国万分之一,GDP占全国4‰,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9‰,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6%……昆山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居百强县市之首。2022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昆山稳扎稳打、敢闯敢试,锻造更强发展韧性,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用好“全链条”,强链补链、固本强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手机折叠屏、腕表曲面屏、汽车驾驶台大屏,走进维信诺展厅,轻薄的柔性屏琳琅满目、身形百变。申请OLED相关专利1.2万多件,主导制定第一份柔性显示国际标准,连续5年位居同行业出货量前四……落户昆山17年,维信诺公司跻身多家智能终端品牌主要供货商。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昆山逐步培育起电子信息产业。虽然笔记本电脑产量一度占全球2/3,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依然存在,昆山人仍不敢懈怠。

  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核心产业链条!这两年,昆山大力实施电子信息“固本”工程,推动“芯—云—网—端—链”一体布局,先后吸引2000多家上下游企业成群入链。

  追求极致,将“屏”点亮。α硅、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主动有机发光,4条新型显示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勠力攻坚,把“芯”做强。华天科技、艾森半导体材料等细分领域龙头快速成长,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材料及配套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

  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促成价值链之“进”,也巩固了产业链之“稳”。近年来,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万亿元以上规模。

  ——下好“先手棋”,瞄准前沿、抢先布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1083公里!搭载清陶能源生产的超高能量密度固态动力电池,上汽试验车辆创下全球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新高。“相较传统锂电池,固态锂电池寿命更长、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银行、医院、数据中心等备电储能,户外休闲使用大型‘充电宝’,都能派上大用场。”说起“独门绝技”,清陶能源董事长冯玉川很是自豪。

  2016年,冯玉川所在的中科院南策文院士团队被昆山引进。短短几年,技术成果“从0到1”,固态锂电池产业化一路向前,企业估值已超200亿元。

  行业有阴晴冷暖,技术有迭代更新。深谙市场规律的昆山,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链式培育、梯次成长,做强“创新雁阵”。

  打造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等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规划建设元宇宙、先进计算、生命健康等4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主动抢占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创新引擎点燃,产业蒸蒸日上。去年,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744家,占苏州1/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提升至57.3%。

  ——扩大“朋友圈”,优化生态、合作共赢,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

  第150万台!5月4日,通力中国第150万台设备从昆山发运,创造了我国电(扶)梯行业新纪录。投资落户27年,昆山基地成为芬兰通力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及研发基地,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昆山因开放而兴,79个国家和地区的9600多个项目集聚于此。背倚广阔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投资沃土,昆山“磁力”越来越强。

  开年以来,外资项目捷报频传: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昆山项目签约,固特异轮胎增资2亿美元扩大产能……一季度,昆山实际使用外资8.7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70.1%。

  ——鼓足“精气神”,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赢得未来。

  一辆轿车从30米高空坠下,以80公里/时的速度撞向立于地面的另一辆轿车。下车车头瞬间裂开,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上的仿真婴儿却完好无损,胸部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压力……4月20日,一场耗资600多万元的真车对撞实验,验证了“好孩子”新款座椅的安全性。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欧美标准是50公里/时,我们的标准偏要做得更高。别人延续传统,我们硬要广寻各种新材料,把航天领域用的蜂窝铝搬过来。”年过七旬的好孩子集团董事局主席宋郑还拼劲十足,“越是压力大,越要推出硬核产品。一年四五百项专利,领先全球同行,难道还怕竞争?”

  闯市场,企业不遗余力;拼经济,干部主动靠前。

  出台一批助企惠企政策,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开展“保要素、争订单、优环境、促发展”企业大走访,帮企业解决订单、用工、物流、信贷等方面难题;吹响招商引资“百团大战”冲锋号,助企业拿订单、引技术、找伙伴……开年以来,昆山密集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

  “作为产业高地、开放前沿,昆山会比不少地区更早遇到新问题新挑战。遇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好,蹚出一条路来。”昆山市委书记周伟感慨,这些年,昆山应变局开新局,产业底盘反而更稳,发展韧性也更强了。

  这就是昆山,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会因成绩骄傲,不会被困难击倒,更不会让机遇溜走。

  开局之年看昆山,我们感悟着坚韧与顽强,看到了信心与希望。

  本报记者 何 聪 刘志强 李 翔

  (本报记者王汉超、杨远帆、王伟健参与采写)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