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州市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争创“智运先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苏州市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争创“智运先锋”

来源:光明网2023-05-18 09:32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智运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汇聚发展动能,以打造基层智治引擎为目标,以数字相城驾驶舱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

苏州市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争创“智运先锋”  

苏州市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

  服务企业群众更有温度

  相城区集成指挥中心基本的业务内容包括:通过12345热线、领导留言板、寒山闻钟论坛等市民诉求表达渠道,收集企业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忧心事”,把企业群众的心声直接传递给各相关职能部门。

  中心将群众诉求办理工作视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不断探索更为丰富的服务质效提升路径。中心深度开展以“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主题的“党建+业务”融合交流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诉求办理业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做好诉求接处的“后半篇文章”,中心建立健全督考结合流程体系,对于推进缓慢的疑难复杂事项,由党员干部一线踏勘,核实督查,重点攻坚。

  2022年,中心全年处办各来源工单事项121.04万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区委书记信箱”处办满意率达95.57%,居全市第一,以实际行动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逐步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暖心人”。

  推进智能化应用更有力度

  2021年,相城区12345按照统一部署在全市率先完成与12315、12348等专业性热线归并整合。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已习惯于来电求助或反映问题,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紧贴服务前沿的重要窗口,12345热线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畅通市民诉求表达渠道,中心为12345热线开发建设了集成服务平台,为热线运行提供可视化界面,实时显示热线呼入量、接通率、来电排队情况及坐席人员接线状态,便于及时介入处理长时间通话的疑难事项,优化话务资源配置,提升热线接通率,尽全力回应每一个群众来电。

  同时,12345热线还增设智能回访功能。区别于以往的人工回访,智能回访自动对外呼出、播报答复、记录结果,该功能上线后,相城区12345热线每天单人回访量从110件增至180件左右,回访效率显著提升。

  融入发展大局更有深度

  今年4月,相城区“坚持三问 践行四敢”领导干部恳谈周活动拉开序幕,这也是相城区推动党建解题的又一项创新举措。

  区集成指挥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区域发展大局,收集恳谈人员的情况反馈信息后,全量汇入集成指挥平台统一流转,根据问题类别交办至相关部门和板块分析研判、推进落实。目前,已流转反馈意见建议341件,通过“情况收集-集成研判-分类处办-跟踪整改”这一完整的“闭环链条”,让企业群众需求得到回应和落实。

  中心还为基层网格化治理聚能添力。依托集成指挥平台,相城区搭建起职能部门和基层网格间的双向互推桥梁。通过“吹哨报到”机制,网格员遇到无法自行处置的问题,将通过平台上报后流转至条线部门处置;而集成指挥平台中汇聚的各类信息,也将在综合研判后分流向基层网格核实处理,实现“一个平台录入、一个平台流转、一个平台监管”,推动条线专业力量与网格治理需求紧密结合。

  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当前,区集成指挥中心正按照“精准掌握城市运行质态、预先洞察城市运行风险、提级会办城市治理难题、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总体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闭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实现“一屏全观、一图感知、一网通联、一体联动”,为相城“双中心”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作者:庞淑婕 傅旻玥)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