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七秩风华百年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七秩风华百年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21 21:20

  11月19日上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在石湫校区体育馆举行。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2002年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70年来,江苏二师培养了二十多万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从中产生了数以百计的特级教师、名校长和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被誉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摇篮”。

图片包含 室内, 建筑, 院子, 球拍 描述已自动生成

  “70年来,一代代二师人勠力同心、接续奋进,为我们留下了教育报国的崇高理想、师道传承的不变初心和勇毅前行的强大信念。”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表示,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之魂;把聚焦教师教育主业、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之根;把坚持特色发展之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之翼。不断拓展办学格局,着力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走好“勇毅前行”的奋进之路。

  校长王健在致辞中表示,1952年建校以来,江苏二师历经“建、并、停、复、合、转”的不同历程,始终坚定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也将继续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

  退休教师代表、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届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王铁军教授在致辞中回眸二师院70年历程,艰苦创业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不能保证,但那个时候我们不觉得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他表示,一代代江苏二师人为学校发展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二师人将永葆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对师道师德的躬身践行。

  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人大代表吕建作为校友代表,回忆起在母校的求学时光,他表示:“母校教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为人治学的道理。”34年来,吕建扎根县域办教育,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薪火相传,步履铿锵,母校教师的高尚师德、诲人不倦、严谨治学,是他教书育人的永恒坐标。

  发展大会分“向阳花开”“行路铿锵”“旗帜高扬”“凤鸣朝阳”四个篇章展开,其间,师生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汇演,展示了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成果、戏曲进校园成果以及师生基本功,通过舞蹈、演唱、音诗画、传统戏曲、器乐等多种形式,深情演绎了《向阳花开》《你是血脉我是血》《奋斗》《水路戏路传承之路》《不忘初心》等节目。师生们演出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唱出了对江苏二师的礼赞,舞出了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展示了“师范传统与传统文化”相合的“双传统”校园文化。

图片包含 室内, 女孩, 小孩, 小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人在水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片包含 室内, 桌子, 食物, 火车 描述已自动生成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等单位发来贺信贺电。俄罗斯莫斯科州国立大学、俄罗斯新大学、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印度尼西亚慈育大学等国外合作学校发来祝贺视频。

  校庆期间,江苏二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同步举办了“协同·创新·发展:新时代教师发展与支持体系建设——第二届江苏教师发展论坛”、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等系列活动。数万人通过网络直播收听收看了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盛况,共祝江苏二师七十华诞。

图片包含 华美, 风筝, 彩色, 伞 描述已自动生成

  砥砺奋进七十载,弦歌不辍再启航。党委书记王仁雷强调,党的二十大全面擘画未来,为站在70年历史新高点的江苏二师,注入了奋勇向前的澎湃动力。全体二师人将只争朝夕、阔步向前,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雁 见习记者武鹭帅)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