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宿迁辅警救助跳河轻生男子 黑夜中从堤坝跃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 正文

江苏宿迁辅警救助跳河轻生男子 黑夜中从堤坝跃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5-11 13:32

  中新网宿迁5月9日电 (刘林李小珍)日前,江苏泗洪县辅警崔洋深夜救助跳河轻生市民一事在当地朋友圈被广泛点赞。9日,泗洪县公安局通报称,事件发生于5月7日凌晨,轻生男子在新汴河大桥河堤坝跳入河中,辅警崔洋赶到后迅速从2米多高陡峭的河堤坝上一跃而下,冲进河中紧急救援,轻生男子目前已无大碍。

  据悉,泗洪县公安局110接警中心接警员7日凌晨接到报警,接警员一边安抚来电男子,一边立即将警情转给车门派出所值班民警:“务必找到并妥善救助轻生人员!”

  接警后,民警带领崔洋等辅警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赶往现场。同时,民警多次拨打报警男子电话,对其开展教育劝导工作,确认男子的所在位置。经过反复沟通,崔洋得知其在新汴河大桥下的堤坝上,且情绪比较激动,随时有跳河轻生可能。

  当时,河面风很大,水面上漆黑一片,借着警灯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名衣着单薄的男子正向河中慢慢走去。见状,崔洋立即往男子落水的方向跑去,一个箭步从2米多高的堤坝上一跃而下,跳进刺骨的水中,踩着湿滑的石头和淤泥,艰难地向男子游去并伸手想去拉住男子的胳膊,男子却奋力挣脱,不断地向深水区游去。

江苏宿迁辅警救助跳河轻生男子 黑夜中从堤坝跃下

  轻生男子被救出后在派出所接受劝导。 泗洪警方供图

  “水很深,天又黑,眼前又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轻生男子扑腾水的声音辨别他的位置。”崔洋回忆,“当时我也感觉不到什么危险,救人最重要。”

  水温很低,崔洋冻得瑟瑟发抖,仍不断出声安抚并多次试图去拉住男子,但是男子情绪非常激动,抗拒的力气很大。其间,崔洋的手臂被刮伤,脚多次踢到河底的暗石,两人为此“较量”了近5分钟。最终,男子因力竭放弃抵抗,崔洋便紧紧用胳膊环抱住男子的腋下向岸边全力游去并不断安抚:“坚持住!把头抬起来,别呛水。”

  冰冷的河水让崔洋的肌肉逐渐僵硬,他感觉有些体力不支。

  这时岸上的民警和辅警们队员也将所有的手电筒灯光都打向了崔洋,帮他指引方向。崔洋抱着男子在同事们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河岸。崔洋此时已经冻得面色惨白、头闷心慌,不住地发抖,但他还是不忘告诉队友先照看轻生男子。

  大家在确认男子身体无大碍后,崔洋才更换湿透衣服,这才发现自己的臂膀多处划伤,脚踝肿痛。事后,脚疼疼痛难忍的崔洋顾不上自己去医院检查,又赶去劝导该男子和其父母,直至1小时后,男子被其父母成功带回后,才赶到医院进行检查。(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