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来源:新华社2024-06-17 13:19

  长白之巅,云海翻涌,天池隐现;松花江畔,候鸟翩跹,碧波荡漾;G331国道,山光水色,美不胜收。白山松水间,吉林省丰饶的旅游资源吸引无数游人驻足。

  6月14日,《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在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将白山、松水两大文旅品牌,以及G331国道这条旅游大通道推向世界舞台。

  以山之名,长红四季

  六月的长白山,翠色绵延,巍峨耸立。近日,长白山天池迎来“开冰季”,冰面渐消,倒映苍穹。游客们自山脚攀登至山巅,衣着由单衣过渡到羽绒服。“每攀一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由衷赞叹和敬畏。”来自上海的游客李策说。

  吉林旅游,缘起长白山。14日,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春有花海如潮,夏有绿荫如盖,秋有红叶满山,冬有白雪皑皑。随着旅游需求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长白山正逐步实现从单季旅游向全季旅游的蜕变。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2024年5月24日,冰层逐渐消融的长白山天池。新华社记者颜麟蕴 摄

  资源共享,品牌共建。长白山的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自驾旅游等品牌深入人心,也带动了延边、白山等地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从延吉的网红打卡地,再到珲春的“一眼望三国”……一条条亮丽的风景线,筑起旅游产业走廊。

  打造一个大长白世界级景区、培育十个精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百个精品级旅游景区、打造千个宜居宜游特色镇村……14日,《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发布,该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正在逐步完善。

  沈白高铁预计在2025年开通运营,北京到长白山仅需不到4个小时。“乘势而上,全力推动长白山由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以水为脉,联动发展

  松水悠悠,文脉流淌。松花江源自长白山,滋养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它从远古流淌至今,浸润着生命的韵律,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提出,打造“一核两极,一廊多节点”的松花江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具体以长春、吉林为松花江文旅驱动核,东部大长白山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松嫩鹤乡国家公园为发展极,沿松花江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围绕与松花江关系密切的长白山、抚松新城、白山湖、松花湖、查干湖、嫩江湾等旅游资源,构建世界级文旅体验区。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6月10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的2024年端午节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参赛队伍在松花江上竞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摄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该规划,培育文旅产业带,夯实文旅新体验,促进松花江沿岸各地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为了把松花江开发好、利用好、规划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吉林省沿松花江各地近年来积极筹划布局,精心开发旅游资源。白山市先后实施了松花江上游生态恢复、松江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通了以松江码头为起点、以映山红广场为支点、以仁义峡为节点的水上航线;吉林市正利用松花江城区段冬季不冻优势,推动四季通航,未来还将开发丰满水库至雾凇岛航道,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北国江城”和“雾凇之都”的旅游吸引力。

  以路作媒,兴边富民

  G331国道吉林段全长1437公里,起于集安市,止于珲春市。国道沿线,风景独好,长白山区,山岭起伏,河流纵横;中朝边境,鸭绿江蜿蜒流过,展北疆秀美风光。

  《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以交通为脉络的旅游走廊生长模式。依托G331国道吉林段提升旅游服务,打造“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通过国道带动区域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对G331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不断挖掘、开发。通化市通过产业兴边、富民兴边等措施,推动鸭绿江畔28村共同振兴;珲春市依托国道打造特色边境旅游线路,吸引全国游客前来体验边境文化和自然风光。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2023年6月29日,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万鹏 摄

  随着吉林省加大对文旅资源的开发力度,这条线路也持续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行体验。“凭借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大通道有效带动了边境沿线的旅游业发展。”吉林省沿边旅游大通道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喜峰说。

  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构建全省联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大旅游空间格局,让东中西三大板块成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佳景。虎啸鹤鸣、林海雪原、翠峰叠嶂将常驻白山松水……(记者褚晓亮、宗巍、胡戈、王帆、金津秀)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