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盲共享美好生活”。湖南长沙年已60多岁的全盲人杨德才驱车千里,奔赴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兰蓉乡中心学校,给苗乡孩子们送上他这位退休盲人教师的关怀并为全校4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杨德才给全校师生们深情地朗诵雷锋的四句名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这堂党课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跨越地域的精神传递,让雷锋精神在偏远山区的校园里生根发芽。
杨德才还以“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为主线,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党的伟大奋斗史和他的人生感悟。这位曾因车祸失明的中学教师,用朴实的语言将百年党史浓缩成生动故事,激励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特别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无论是革命先烈的牺牲,还是普通人在逆境中的拼搏,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用行动去书写精彩人生”。
杨德才还为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儿童成长奶粉和党史读物等物资和书籍,助力改善学生营养与阅读条件。这些物资不但体现了他这位中国好人和湖南最美读书人对孩子们的关怀,更传递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兰蓉乡中心学校校长说:“这样的党课和捐赠活动很有意义,既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力量,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杨德才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997年杨德才遭遇车祸后成为了一个双目完全失明的人,身患多种疾病,但是他克服失明和体弱多病的困难,开办了爱康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残疾人阳光艺术团等五个公益机构。全身心扑在助残、助学、敬老、助弱的免费志愿服务工作中。在他带领下,五个公益机构免费志愿服务受益人次超29万,奉献社会总价值折合成人民币达2000多万元。
据了解,杨德才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首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他开办的爱康中心2019年5月16日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龙军、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