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学者对话:转型期中韩交流的现状与挑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学者对话:转型期中韩交流的现状与挑战

来源:红网2025-09-29 13:58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学者对话:转型期中韩交流的现状与挑战

  近日,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与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在首尔大学联合举办“转型期中韩交流的现状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红网时刻新闻9月28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闫超)近日,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与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在首尔大学联合举办“转型期中韩交流的现状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院长、韩国政治学学会会长金范洙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等来自中、韩、日三国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其相关代表与会,围绕区域国别的核心议题和中韩青年一代的相互认知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由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副院长尹智贤教授主持。

  金范洙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东北亚局势正处于深刻转型期,面对新时代挑战与崭新课题,如何共同塑造面向未来的中韩关系,深化交流合作的路径与机制,以确保两国长期睦邻友好与互利共赢,已成为双方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蔡美花教授在《韩国社会对中国认知问题及其深层次动因分析》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通过交流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双边关系持续深化。然而,在当今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中韩关系发展面临复杂挑战。当前韩国社会对华认知中存在“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及对中国话语体系的过度敏感等认知偏差,此类认知偏差的形成根源于韩国社会对当代中国发展现状的认知局限。中韩双方亟须深化人文交流,以增进相互理解、消弭认知隔阂、促进理性合作,共同探索新型合作关系构建路径。

  会议尤为关注中韩青年面向对象国的相互认知问题。“芙蓉计划”湖南省高端智库青年拔尖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杨安副教授基于对湖南多所高校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中国青年对韩国的认知呈中性为主、关注度下降的趋势,存在认知碎片化特点。他表示,这一状况会阻碍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对中韩关系的民意基础势必造成侵蚀。他向韩方建议应充分认识中国青年“平视世界”的自信与理性态度,熟悉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交流习惯,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增进互信,夯实民意。

  韩国首尔市立大学河南石教授基于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指出,韩中两国青年群体共享诸多价值观,且其在时代发展中所处的结构性位置亦存在相似性;相较于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或消费导向的煽动性宣传,韩国青年更应聚焦彼此共性,加强沟通,积极投身于团结合作之中。

  此外,针对朝鲜半岛南北关系议题,日本摄南大学森智臣教授主张,南北双方可通过音乐舞蹈艺术等形式增进民间交流;其交流渠道可超越传统的南北双边框架,转而采用东亚区域范围内的多边模式。因而,中韩青年应拓宽交流渠道,创新运用文化艺术等多元形式,在东亚多边框架下深化互动,凝聚区域内青年共识,共同塑造和平繁荣的未来。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和来自韩国统一和平研究院的硕、博研究生表示,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演变,最明智、最长久的应对之道就是不断积累民众互信。中韩两国应大力增进民间往来,让文化、教育、青年、地方等各路交流多起来、热起来,用真实而频繁的往来拆掉隔阂之墙,为双边关系注入源源不断的友好动力。

  此次会议系中国教育部国别区域备案平台高水平建设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与韩国著名国际关系和政治外交类智库——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是中、韩、日等国学者坦诚交流、凝聚共识的重要实践,旨在坚定推动东亚地区睦邻友好关系发展。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