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土庆丰收 辣韵谱新篇——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在汝城沙洲村启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红土庆丰收 辣韵谱新篇——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在汝城沙洲村启幕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2025-09-26 15:59

当地学生在“智慧农机”上玩耍。高源鑫摄

当地学生在“智慧农机”上玩耍。高源鑫摄

  秋分至,稻浪翻涌着金波,风里都裹着辣椒的辛香与稻穗的清甜。9月23日,“半条被子”故事的发源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迎来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的盛大启幕。这场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汝城县承办的金秋盛会,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核心,用“1+6”活动矩阵勾勒出新时代湖南乡村的“热辣答卷”,也让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红色热土上焕发别样活力。

  辣王争霸燃全场:一颗“汝椒”串起产业链

  “辣!够劲!”当天下午的文市瑶寨里,呐喊声与欢呼声掀翻了屋顶——“郴品郴味·辣王争霸”决赛火热开锣。50位选手从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赶来,更有来自加纳、摩洛哥、巴基斯坦的外国友人慕名参赛,要在汝城的“辣场”上一较高下。

  比赛设置“微醺辣”“和风辣”“醒神辣”“灼心辣”四轮渐进式挑战,所用辣椒全是汝城“土生土长”的宝贝:既有当地传承多年的朝天椒,更有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团队量身培育的“汝椒1号”“汝椒2号”,后者辣度最高达13万SHU,咬一口便让不少选手额头冒汗。来自摩洛哥的选手刚咽下“醒神辣”级别的辣椒,就忙着用矿泉水漱口,却仍竖起大拇指:“汝城辣椒有灵魂,辣得过瘾!”

  最终,安徽阜阳选手刘金良顶住“灼心辣”的考验,捧起“辣王”奖杯,还收获了万元奖金与“汝城农旅推荐大使”聘书。“以前只知道湖南辣椒有名,今天才懂一颗小辣椒能撑起大产业。”他拿着聘书笑着说,“以后走到哪,我都要帮汝城辣椒‘吆喝’。”

  这份“辣名气”背后,是汝城辣椒产业的硬实力:如今的汝城朝天椒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全国十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汝城辣椒”品牌连续三年蝉联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从田间地头的“红果子”,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金票子”。

  晚会绘就振兴图:从“半条被子”到“万家幸福”

  夜幕降临,沙洲民俗广场灯火璀璨,主会场晚会在《二十四节令鼓》的铿锵节奏中拉开帷幕。鼓点与瑶乡唢呐交织,舞者身着彩衣穿梭,仿佛把四季农耕的场景搬上了舞台;《水上芭蕾镜中花》用灵动的舞姿再现汝城的绿水青山,《洞庭鱼米乡》则唱出了湖南“鱼米之乡”的丰饶。

  最让人动容的,是本地群众自编自演的情景讲述《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节目以温润而有力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情境再现,深情诉说着沙洲村的沧桑巨变——从红色热土到幸福田园,从不忘初心的温暖承诺到乡村振兴的壮美实践。屏幕上同步播放着老照片与如今的乡村新貌,台下不少观众红了眼眶,掌声一次次打断演出。

  晚会的“高光时刻”,当属创意农产品方阵的登场。由汝城特色农产品代表组成的方阵,带着今年最新的丰收成果依次入场:朝天椒方阵红火热烈,小黄姜方阵金黄灿烂,奈李方阵青翠欲滴,白毛茶方阵清香四溢,每个方阵都喊出独具特色的丰收口号,展现着新时代农民的自豪与喜悦。

  开幕式上,2025年“你学法我惠农·法润三湘促振兴”农村法治宣传活动同步启动。“答对一道题就能抽农产品礼盒!”村民们围着答题区踊跃参与,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律知识。“既学了法,又能拿奖品,这样的宣传咱喜欢!”获奖村民拿着刚抽到的奈李礼盒,笑得合不拢嘴。

  多元活动添活力:艺术与奔跑里的丰收味

  丰收不只是田间的喜悦,更藏在文化与健康的体验里。从8月中旬开始,“大地艺术季”就为汝城添了抹别样色彩——十余位全国艺术家扎根环沙洲区域,用稻草、竹编、仿真草等“乡土材料”创作了十组作品。《丰收树》用千束稻穗扎成树干,树枝上挂着竹篾编的辣椒、玉米;《智慧农机》以稻草为“机身”,还原收割机作业的场景;《微笑粮仓》则用竹编搭出粮仓造型,仓身上印着村民们的笑脸。“用农村常见的东西做艺术,孩子能直观看到丰收的样子。”来自长沙的游客,正带着女儿在《丰收树》前拍照。

  9月24日清晨,耒水沿岸的乡村步道上热闹起来——“和美乡村健康跑”正式开跑。1600余名跑步爱好者分成24公里个人组、8公里团队组与体验组,迎着朝阳奔跑。他们穿梭于丰收田园旁,用脚步丈量乡村蜕变,用汗水致敬奋斗人生,成为这个丰收节里一道跃动的风景。

  另一边,“郴品郴味·人生回味”农产品展销区里,郴州十一县(市、区)的地道风物齐聚:汝城的朝天椒酱、桂东的玲珑茶、资兴的东江鱼……摊主们热情地邀请游客试吃,“尝尝咱汝城的辣椒酱,鲜辣不呛喉!”;“传承风味”非遗体验区里,手艺人正教游客做汝城豆根、蒸大禾米糍,揉面、裹馅、蒸制,不一会儿,软糯的米糍就飘出香气;白毛茶煮茶品鉴区前,茶农慢悠悠地煮着茶,“这白毛茶是咱汝城的老品种,煮着喝更有回甘。”

  政策科技赋能:小特产撑起乡村振兴大战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场丰收节的背后,是湖南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作为粮食大省,湖南近年来持续做优“湘字号”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让“湘品出湘”“湘品出境”。

  汝城的“辣产业”正是其中的生动缩影:邹学校院士团队每年定期来汝城指导种植,让“汝椒1号”“汝椒2号”的亩产比普通辣椒高20%到40%,辣度稳定,深受加工企业青睐;当地还引进辣椒深加工企业,开发出辣椒酱、辣椒面、冻干辣椒等20余种产品,延长产业链;通过跨境电商,汝城辣椒已销往东南亚,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不止辣椒,汝城的小黄姜、奈李、白毛茶也纷纷打响品牌,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节庆是窗口,更是起点。”汝城县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汝城将继续以特色农业为基、红色文旅为魂、节庆活动为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夕阳下,沙洲村的民俗广场上,瑶族乡亲们正排练着歌舞,空气中飘着白毛茶的清香与辣椒的辛香。这片红色热土上,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幸福,每一次奋斗都在书写新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蓝图,正在汝城的实践中,一步步变为现实。(高源鑫)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