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郴州市第五中学教师陈平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旻 实习生唐诺影钟昱
陈平,郴州市第五中学教师,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从教35年,其中在农村及薄弱学校工作11年,2006年因荣获郴州市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被郴州市五中以人才引进调入该校工作至今。
扎根教育一线35年,陈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满园桃李,用创造力和爱心,点燃无数学生的求知热情。他用30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探索,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陈平参与教育部“十四五”全国重点课题)
科研赋能教学,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坚守教学一线的物理老师,35年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使陈平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一名既能教又能研的“双能型”教师。
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从2004年开始构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其发明出《光的反射和折射仪》仪器,这一仪器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概念难以直观演示的难题,更通过实验化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仪器在2023年“全国优质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初中物理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专利。
同时,他2022年开始主持的教育部“十四五”全国重点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已于2024年成功结题并荣获教研成果一等奖,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从实验室到讲台,陈平的创新实践,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知行合一、科技赋能”的教育智慧。
(陈平在日常教学中)
匠心打造高效课堂,师者情怀润育英才
“让学生爱上物理”是陈平的教学信条。
他独创的“四环节程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纵横延拓-引导联想-设置梯度-归纳小结”的递进式设计,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形成了“注重激发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启迪学生思维,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成为了最受家长和学生喜欢的郴州物理名师。
在陈平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班上的杨同学性格内敛、思维跳脱,课堂上总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课后却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与钻研精神,常被传统教学模式视为“问题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陈平没有简单否定,而是敏锐捕捉到其思维敏捷、富有创新潜质的特点。他主动调整教学策略,为杨同学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以照顾。这份独具慧眼的赏识与精准施策的引导,让曾被贴上“标签”的杨同学在2025年中考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考入郴州市第二中学,用实力证明“差生”标签下往往藏着未被激活的无限可能。
陈平的教学效果显著:2017年,被评为郴州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2019年,指导学生王欣晨在第十一届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基础知识展示中,参加物理和数学竞赛皆荣获省二等奖;2022年,主讲的《变阻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2022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2024年,被评为北湖区“教学常规先进个人”;所带班级物理成绩常年稳居年级第一……学生们从“怕学物理”到“乐学善思”,这份转变背后,是陈平对教育初心的执着坚守。
循循善诱塑品格,以智为帆助成长
作为拥有25年班主任经验的“骨干教师”,陈平深谙班级管理之道。他提出“全员轮流班干制”管理模式,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面对后进生转化难题,他坚持“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原则。欧同学原是陈平班上的副班长,因为工作不认真负责,不以身作则,被撤掉副班长以后,一度在班上与老师作对,不求上进,自由散漫,严重影响了班纪班风。针对这种情况,陈平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促其变好:一是批评的同时多加鼓励;二是利用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督促其转变;三是通过班干部的帮助,使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四是发现其组织和领导能力比较强的特点,班上的各种活动都由他组织。
在陈平的带领下,多个基础薄弱班级实现逆袭,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成为优秀班集体,且成绩取得飞速进步。他常说:“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正是这种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理念,让他成为学生心中“最温暖的引路人”。
从乡村到城市,从普通教师到郴州名师,陈平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四有”好教师的精神内核。他以发明创新突破教学瓶颈,以匠心课堂点燃学习热情,以智慧管理培育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征程中,他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更多育人的精彩篇章。
正如他在述职报告中所言:“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我将永远做那个播撒火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