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千灯船山 ,万古风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千灯船山 ,万古风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5-20 13:31

  千灯船山 ,万古风流

  聂茂

  壹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

  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海初宁,内政修明,海外藩邦来朝,盛世气象初显。

  是年农历八月十六,月满中天。长沙城内,提督湖广学政署内一方雅舍,轩窗半掩,几竿湘竹在夜风中摇曳。

  潘宗洛独坐书斋,铺开宣纸,蘸墨挥毫,写下《船山先生行述》,称船山先生“以文章莫妙于南华,词赋莫高于屈宋……自明统绝祀,先生著书凡四十年而终”。

  翌日傍晚,王敔读罢此文,泪流不止,颤声道:“大人前有‘样范二十’刻于先父墓前,今又亲撰先父‘行述’摹其坎壈、彰其事功,先父泉下有知,当颔首矣。”

  “虎止先生,汝入为幕僚,既为吾门效命,更为邦国分忧。”潘宗洛正色道:“船山先生毕生文字,皆心血所凝。其志节乃湘岳之逸也,真砥柱一代之伟人矣。”停了停,又道,“先君大人浩气长存,其德性如南岳之松柏,才情若湘水之波澜。吾学浅陋,难探其奥,只述其实。若后学见吾所述,知先君之志节,研济世之经学,得万世之太平,虽千载以下,亦不过誉也。”

  早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十八,广阳学派代表人物刘献廷游南岳,得识船山先生,十分推崇。后来他在《广阳杂记》中赞船山先生:“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

  嘉庆年间,理学大师唐鉴在《国朝学案小识》中对船山先生学问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先生理究天人,事通今古,探道德性命之原,明得丧兴亡之故……先生之道,可以奋乎百世矣”。

  潘宗洛、刘献廷、唐鉴和王敔及其家人的传承与努力,为乾隆时期船山先生四部著述编入《四库全书》打下了基础。

  然而,那些承载着王夫之万丈雄心的文字,其巨大的光热与风雷一直隐匿于黑暗,在故纸堆里寂寞生灰,难抵人间烟火。直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叫邓显鹤的人出现,这个“厌薄仕进”的人,一生只做过从七品的小吏。因缘际会,他通读了王夫之七世孙世佺之父王承佺广搜庋藏之遗书,认为船山先生“志行之超洁,学问之正大,体用之明备,著述之精卓宏富,当与顾亭林、黄梨洲、李二曲诸老相颉颃,而世鲜知者”,遂排除万难,发愤刻印,务“使湖湘之士共知宗仰”。

  由于工作量太大,邓显鹤请左宗棠、左宗植兄弟帮忙编校。

  两年后,《船山遗书》在长沙出版,称为王氏守遗经书屋版。此版共收船山阐释四书五经的经部著作18种,151卷,外加《读通鉴论》31卷。

  这是船山著作第一次系统编校出版。

  邓显鹤在《船山著述目录序》中郑重写道:船山先生“生平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而原本渊源,尤在正蒙一书。以为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俅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之能易”。

  山雨欲来,风云激荡。魏源读了《船山遗书》,五体投地:其“精义卓识,往往暗与之合,左采右笔,触处逢源,于是风雅颂各得其所。”魏源高举船山先生的变革大旗,于沉沉夜空中发出一声呐喊,投下一道闪电:“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为胡林翼的岳父,又是左宗棠的亲家,陶澍亦读了《船山遗书》,他震惊之余,挥笔赞道:“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

  殊为可惜的是,该刊本毁于兵燹。

  咸丰二年(1852年)初秋,太平军围攻长沙。

  左宗棠、左宗植兄弟与郭嵩焘三人逃往山中。左氏兄弟携带一套王氏守遗经书屋版《船山遗书》,每日研读。船山先生痛晚明学术之空疏,直刺上蔡先生、象山先生、阳明先生之心学,批其袭禅宗之皮毛以入儒,窃佛老之土苴相附会,以致邦国倾覆,宗社丘墟……激发左氏兄弟雄心。左宗棠后来抬棺出征之壮举,就是受到船山先生的精神感召。

  郭嵩焘从左氏兄弟处借得《船山遗书》,如获至宝。他读后顿觉醍醐灌顶,认为船山之学发伏羲、周文王、周公和孔子诸论之道,得“汉宋诸儒俱退听”,承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之理学,终成“元明两代一先生”。他后来回忆道:“咸丰壬子避乱山中,有终焉之志,读船山《礼记章句》,寻其意恉。”

  在山野深处读了两年的《船山遗书》,郭嵩焘蓄势待发。出山后,他成为湘军统帅曾国藩的重要助手。早在一年前,彭玉麟加入湘军,成为水师领头人。郭、彭二人,都是船山思想的忠实拥趸。特别是彭玉麟,当曾国藩兵败投水自杀未遂之际,彭玉麟独立船头,慨然道:“今日,我死日也。吾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令怯者独生。”语毕,率一营冲入太平军炮火中,力挽狂澜。

  事后,曾国藩问此勇何来,彭玉麟答曰:“船山先生之‘活埋’也。”

  曾国藩大赞:“书生从戎,胆气过于宿将,激昂慷慨,有烈士风。”

  贰

  同治三年(1864年)6月18日凌晨三点,曾国藩接到弟弟曾国荃发来的一份急电,大意是:天京已破,城中逆首尽数擒斩。再有两日,就可“剿洗净尽”。

  自两年前冬,曾国荃率湘军合围金陵,迄今已历七百余日。

  曾国藩阅后长舒一气,当即决定:加快《船山遗书》的刊印工作。一直以来,曾国藩心仪船山先生,认为其是“命世独立之君子”。曾国藩祖籍衡阳庙山,与船山先生为同乡,又都曾求学岳麓书院,亦曾读过邓显鹤刊印的《船山遗书》,深受其益。

  同治六年(1867年)孟春,金陵本《船山遗书》付梓刊行。曾国藩亲为校雠,曾国荃资以刻资。金陵本《船山遗书》凡56种,322卷。

  绝学重光。较之王氏守遗经书屋版,此次刊印,更为全面。

  曾国藩在序中将儒家正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作了梳理,认为道统以孔孟始,经西汉经学家戴圣、北宋大儒张载承继,最后以船山先生终。孔孟以“仁礼”奠定根基,戴圣《礼记》传承“礼”,张载《正蒙》赓续“仁”。而船山先生注《正蒙》数万言,释《礼记》数十万言,充分彰显“仁”与“礼”的价值,此乃“纲维万事”,将“弭世乱于未形”。

  在湘军将帅会上,曾国藩愤然道:“楚军之勇,得之于《孟子》;湘军之智,得之于船山。吾辈非屠夫,亦非草莽。湘军更非野蛮之军,而为文华之师。”他命各营置《船山遗书》一部,每日卯时诵读,以明忠义之道。

  不惟如此,曾国藩深服船山先生不拘汉宋畛域,兼容并蓄,欲承遗绪“开生面”,遂首奏清廷资遣幼童赴美,习“西洋之学”为我所用。

  得益于曾国藩巨大的影响力,船山先生去世170多年后,他的锋芒初露、思想“始显”。

  郭嵩焘得金陵本《船山遗书》一套,一味再味。三年后,他在长沙城南书院内张栻南轩祠旁,修建船山祠,撰写《船山祠碑记》。这是后人为船山先生修建的第一座祠堂。郭嵩焘在《船山先生祠安位告文》中推崇道:“盖濂溪周子与吾夫子,相去七百载,屹立相望。揽道学之始终,亘湖湘而有光。”同时感慨道:“咸以谓两庑之祀,当在宋五子之列,而至今不获祀于其乡。”意思是,船山先生应该像北宋五子一样从祀孔庙,可连乡祀都没有得到,实不应该。

  清光绪八年(1882年),湖南提学使朱逌然提出建立“船山书院”倡议,彭玉麟与王之春等人积极响应,在船山先生出生地衡阳城内王衙坪的“船山祠”创立了书院。

  两年后,船山书院正式招收学子。

  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慷慨捐赠了家藏的《船山遗书》322卷板片,成为书院重要学术资源。

  一年后,彭玉麟感慨王衙坪的书院太小,遂独捐银12000两,将书院迁建于蒸水河中的东洲岛,请大名鼎鼎的王闿运担任山长。

  曾国藩欣赏王闿运的“才气”与“傲气”,给了他“不做清臣,不受清事,来去自如”的特殊待遇。王闿运心安理得,后来受了点气,便怒怼曾国藩,拂袖而去。连同为“狂人”的左宗棠都看不下去,说他不过是个“狂悖之徒”。但这个“狂人”却对船山先生顶礼膜拜,赞其“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

  他还在船山先生墓前献联,以表敬仰之情:“世臣乔木千年屋,南国儒林第一人。”

  光绪二年(1876年),郭嵩焘赴任英国前,向朝廷上奏《请以王夫之从祀文庙疏》,被驳回。在英国,郭嵩焘无法教化“野蛮洋人”,反而成为“受教之徒”,引起国人不满。回国后,郭嵩焘退出仕途,创建思贤讲舍,墙上挂着大幅王夫之画像,作为“专祀船山先生”之地,他题词道:“二百余年,星日昭垂,私心之契,旷世之师。”其所授课目皆为传播船山先生思想,与船山书院相呼应。

  “狂人”王闿运来船山书院做山长,一待就是25年。其间,王闿运多次造访湘西草堂,力倡船山学说。他在《邗江王氏族谱叙》一文感慨道:“船山祖籍维扬,本勋华世胄,遭明社鼎沸,避世隐居,乡人无闻知者。”他亲订书院学规,首条便是:“毋谄媚权贵,毋轻弃故纸。”

  作为山长,王闿运还揽下一年一度祭祀王夫之的重任。在他治下,“学在船山”,名重一时。

  在科举废弃、西学东渐的狂飙中,王闿运以决绝之姿坚守华夏文脉。他的坚守非为自闭或复古,而要借船山先生“经世致用”培育“开新之才”。作为书院杰出学子代表,杨度之《湖南少年歌》与齐白石之“一息尚存书要读”印,皆源于东洲岛上那春风细雨般的琅琅书声。

  叁

  郭嵩焘去世17年后,他的“王夫之从祀文庙”遗愿得以达成,而与船山先生同入孔庙者,还有黄宗羲和顾炎武。

  从祀孔庙,意味着王夫之成为儒家道统公认的传人。而这,距离他驾鹤西去,已逾两百年。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终结,值此之时,一进京参加变法运动的年轻人忧心忡忡。

  他就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时年31岁。

  谭嗣同把船山先生视为人生导师,曾写《王志》一文,直言自己“私淑船山”。他对《船山遗书》爱不释卷,反复诵读,坦言“迩为学专主船山遗书,辅以广览博取”,“凡为仁学者当通王船山之书”,并把船山先生尊为北宋灭亡以来“膺五百之运,发斯道之光”的一代圣哲,其思想具有“空绝千古”的意义。

  三年后,因为戊戌变法的滔天巨浪,清廷发布缉拿康梁党人诏书。谭嗣同本可随梁启超东渡避祸,却以绝命诗告白天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的英勇就义,其泥泞中的力量正来自船山先生的血性鼓舞,而黑暗中的光芒则来自船山先生的精神世界。他少年时期的三位恩师欧阳中鹄、涂启先和刘人熙,均是船山思想的追随者与践行者。

  在历史的暴风眼,船山学社应运而生,其前身乃郭嵩焘创办的思贤讲舍。

  刘人熙不忍“船山先师之遗绪从此废坠”,故有设立船山学社、接绪思贤讲舍之议。几经挫折,船山学社最终于1914年6月成立。

  杨昌济心怀“欲栽大木柱长天”之大志,应邀来此讲学。湘潭人毛润之前来听讲。而后,在杨昌济倡导下,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研习船山学问蔚然成风,延续着船山先生的思想火种。

  一个冬日的上午,阳光黄澄澄的,照着城南妙高峰下的师范学校。教室里挤满黑压压的人头,都在认真听课。

  杨昌济教授伦理学,身着西装的他拿着《修身讲义》,向同学们讲解王船山。当讲到船山先生“有豪杰而不圣贤者矣,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时,他问道:“谁来阐发一下?”

  毛润之起身答道:“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

  杨昌济甚慰,道:“人有强固之意志,始能实现高尚之理想。”

  课后,杨昌济邀毛润之至家中,两人促膝交谈,畅所欲言。

  杨昌济问:“读书何为?”

  毛润之答:“老师说过,读书目的不在学而优则仕,而在国家民族的‘衰而复兴’和‘阙而复振’上。老师讲的‘濯秦愚,刷宋耻’‘保延千祀’等,学生均记住了。”

  杨昌济点点头,道:“西方有个黑格尔,他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东方有个王船山,他说:‘志在国,志在民,志在世界。’吾喜之。”

  春雷隐动,风云四起。毛润之眼里跳出一团耀眼的火焰。

  肆

  暮色四合,蒸水呜咽。武昌凌晨的枪声犹在耳畔,南湖烟雨的灯火已隐现微芒。极目宇内,欧罗巴战火冲霄,美利坚鲸吞四海,扶桑狼子野心毕露。列强铁蹄踏碎山河,殖民地烽烟遍燃寰宇。

  值此天崩地坼之际,擎天心灯安在?

  东洲岛上,秋意正浓,船山书院的钟鼓沉沉。王闿运躬身于藏书楼前,彭公手植的香樟在秋风中低吟,似在诉说华夏国运与文运的千年沧桑。他慢慢走到樟树下,轻轻抚着樟树皲裂的条条纹路,喃喃道:“雪帅(彭玉麟)以武魂护文脉,老夫以残躯续学命。”

  一声长叹,惊起寒鸦点点,掠过雁城的天际。

  1915年阴历十月七日寅时,山河肃穆,玄黄同晦。在船山先生诞辰296年之际,船山书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献祭,这也是王闿运亲自主持的最后一次献祭——翌年,王闿运病逝于湘潭。

  船山书院明德堂庄严肃穆,残霭凝空。青石阶上散落着些许枯黄的树叶。香烛袅袅,爆竹阵阵,72盏纸灯按《周易》卦位排列。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年,王闿运特地邀请船山学社的刘人熙来宣读祭词。

  刘人熙倍感荣幸,他穿着青墨相间的长衫,提前一天抵达。

  见到王闿运,刘人熙脱口便是:“可怜一卷船山学,壮岁抄书到白头。”

  王闿运哂之。

  当天祭祀现场,白发苍苍的王闿运生平第一次穿上黑色西服,站在主持位,精神矍铄。左边是杨度和齐白石,右边是夏寿田与杨钧。

  刘人熙站在司仪旁。

  在祭词中,刘人熙赞叹船山先生“不为富贵功名分其神,不为贫贱威武屈其节,不为荣辱死生易其心”,尤其提到“先生之《屈原远游赋注释》,实为千古第一注,堪称得上二千余年来屈原第一知己”。

  宣读至此,刘人熙忽地停下,问道:“谁来说说船山风骨?”

  杨度率先赞道:“利不歆而害不距。”

  齐白石又赞:“宠不惊而辱不屈。”

  夏寿田再赞:“名不竞而实不争。”

  杨钧复赞,声音洪亮:“取义蹈人,虽死不辱。”

  最后,王闿运拉长语调,朗声道:“船山风骨,万古长存。”

  众人齐呼:“船山风骨,万古长存。”

  本次献祭最大的亮点是杨度、齐白石、夏寿田和杨钧主演的四幕新剧《千灯船山》。这台精心排练的舞台剧,既像湘剧,又像祁剧,也像花鼓戏,还有京剧、山歌、纸灯、唢呐、长笛与二胡等杂配,各剧交融,各美其美,别开生面。每一幕一个主题,由一人主演,余为配角。杨度、齐白石、夏寿田和杨钧四人都有一个走位(含拳、剑、棍、刀等表演)和船山先生事功的讲述,最精彩的则是每位主演的一段唱词。

  第一幕是《残局》。杨度是主演,他面色凝重,手持一份1905年东京《二十世纪之支那》剪报——头条正是《王夫之思想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关系》。在他走位时,身后走出三人,皆手持黄色纸灯。杨度表演的是一套自创无形拳,三位持纸灯者配合。杨度讲述的是船山先生从生于乱世到张献忠攻城遭到构陷之事。最后,他悲壮地唱道:“残局秋风雁阵寒,孤贞独守石船山。遗书百万垂星汉,正气浩然天地传。”

  台下一片叫好。

  第二幕是《苦旅》。齐白石是主演,他拿着龙星剑拓片,背面刻有王夫之“天下事,少年心”。在他走位时,舞台配角增至六人,每人持黄色纸灯。齐白石表演了一套剑术,六名持纸灯者为之配合。齐白石讲述了船山先生行刺桂王府之惊天秘密的故事。最后,他深情地唱道:“苦旅奇文对故山,豪情大业出雄关。六经为我开生面,七尺从天破万艰。”

  众人鼓掌。

  第三幕是《困斗》。夏寿田是主演,他高高举起《坤舆万国全图》,仰望星空。在他走位时,舞台配角增至九人,每人持黄色纸灯。夏寿田表演了一套双节棍,九名持纸灯者配合甚佳。夏寿田讲述了船山先生从善林典当铺到报国无门的痛苦挣扎。最后,他用心唱道:“困斗重开禹甸篇,圣光遥接赤霄年。誓承文脉传薪火,情到深时仰舜弦。”

  众人再次鼓掌并叫“好!”

  第四幕是《微光》。杨钧是主演,他捧着王氏守遗经书屋版之《读通鉴论》,深情凝视。在他走位时,舞台配角仍为九人,每人持黄色纸灯。杨钧表演了一段刀术,九名持纸灯者为之配合。杨钧讲述了船山先生从人心难测到魂归石船山的艰难历程。最后,他流泪唱道:“微光万里夜初阑,青岳藏锋心如丹。敢与天公争绝学,文星高照汉衣冠。”

  “好,太好了!”观众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幕尾突然迎来高潮。此时的舞台,四周纸灯全亮。台上主演集中亮相。十六名持纸灯者缓缓走到舞台中央,分列两排,站于四名主演之后,每盏纸灯挂有一巨字,合在一起,竟是:“吾书二百年后始显,吾道五百年后大昌。”

  台下顿时轰然,掌声雷动,欢呼不断。

  刘人熙沉浸其中,泪流满面。他忍不住对王闿运道:“船山之学,通天人,一事理,而独来独往之精神,足以廉顽立懦,是圣门之狂狷,洙泗之津梁也。”

  王闿运闻此,道:“贤弟曾言:‘周子以后,一人而已。’此之谓也。”

  刘人熙说:“兄长来时,此地寂寂。今成硕望,功莫大焉。”

  王闿运言:“二十余载,忽然而已。行此一程,人生何憾?此亦雪帅未竟之志也。”

  两人拊掌,会心一笑。

  当天晚上,王闿运在杨度、齐白石等弟子的陪伴下,偕刘人熙一起,来蒸水河畔观赏河灯,密密麻麻的河灯,将雁城夜空照得透亮。

  一行人来到离王衙坪不远的渡口处,杨度躬身捡起一盏灯笼,但见上面赫然写着:“夫之小儿,当承先志。”

  这是王朝聘对王夫之的叮嘱,更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全部期许。

  王闿运接过灯笼,看罢,道:“千灯船山,星火燎原。”

  刘人熙望着遥远的天际,道:“大幕拉开。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了!”

  伍

  一个王朝的灭亡因为一个人的坚守,被整整推迟了48年。

  在70多年的艰难岁月中,他以难以想象的高格与隐忍,践行了他“明朝遗臣”的诺言,也实现了他“完发殁身”的执念。

  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一端钉在明朝的脚心,一端钉在清朝的胸口。

  有了这颗强大的钉子,清朝就无法宣称:“天下归顺,四海臣服。”

  有了这颗韧性的钉子,明朝就能够发声:“谁言河晏已清明,普天尚有一行人!”

  作为强大而韧性的守灵人,他仅仅只是明朝中的一个准八品小官。在漂泊流离的错位生活中,他用卑微但又高贵、普通但又卓拔的坚贞,守望着前朝冰冷的头颅和凄凉的背影。

  悠悠孤魂,归之船山。一腔热血,抛入江河。在他逝世十余年后,他的儿子王敔终于成了潘宗洛的幕僚,直到此时,王敔才真正读懂父亲大人那“誓为文脉续薪火,敢与绝学争熹微”的浩然正气与万丈雄心。

  王朝聘给小儿子取名“夫之”,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他站在父亲瘦弱的肩膀和千年历史的巨石之上,用毕生的追求、抵抗、挣扎和执念,成就了湖湘文明和灿烂文化史上令人仰望的巍巍“船山”。

  他对得起“王船山”这沉甸甸的三个字。在日复一日的贫困、无处不在的悲苦和漫长孤寂的求索中,他深深感到:天有光,人有气,文有脉。文气要蓄,文心要养,文血要新。所谓蓄、养、新,此三者,皆需静。而他以岳峰为屏,坐于静中,思于静中,冥于静中,化于静中,如此,血气冲顶,万物勃勃。

  他以船山为名,恪守忠孝义勇,悲喜自渡,冷暖自知,这是自己的天地。

  他与船山为伴,直面日月星辰,通透澄明,灵魂含香,这是自己的世界。

  说到底,这座“船山”,既是他日日凝视对话“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自然之山,更是他时时励志警醒“七尺从天乞活埋”的精神之山。

  所谓“船”者,于他而言,装的是家与国、族与民、情与爱;装的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改造世界的辩证法;装的是迷离与笃定,是失落与坚守,是历九死而不悔的决心,是书生报国的执念;装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深刻体察,是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与完美展示,是生命的苦难、孤寂、隐忍以及涕泪交织、悲喜交加的一切。

  所谓“山”者,是他的智慧所拥有的宽度,是他的灵魂所触及的广度,是他对世界认知所达到的深度,是他留世八百余万古文字所铺就的厚度,是他忠诚和信仰所铸就的“风景这边独好”的精神高度。

  这个精神高度,既是王船山穷其一生,用一血一泪、一砖一瓦、一字一句垒起的生命高度、哲学高度和思想高度,也是后人对王船山如高山仰止般无比崇敬、无比热爱、无比感激的灵魂高度。

  王船山一生所写的著作无法精确统计,除大量散佚外,仅目前收集到的就有100多部、400余卷,共800余万字,都是他用古奥的繁体字,在泛黄的草纸上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能读出他的呼吸、脉搏和心跳。这是他构建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灿烂世界。

  一间草堂,著书立说,长歌当哭,激扬文字。王船山如沐浴黑夜之后的辉煌的太阳,正缓慢而有力地爬上浩瀚的天际。

  谭嗣同曾写下一个预言:“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南岳雷”,王船山之谓也。

  “雷神”下凡,天地激荡,其思想的春雨,泽被后人,滋润万世。

  1985年,美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评出全球最伟大的八位哲学家,其中四位是唯物主义者,王船山位居德谟克利特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之前。可见其精神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东方,也照亮着世界。

  王船山对得起后人对他的崇敬。临终之前,面对来访者潘宗洛关于其书未曾刊行是否遗憾的提问,他掷地有声道:“人有人脉,民有民心,族有族志,国有国运。文脉连血脉,血脉生文气,文气润人心,人心贯文运。文运通人运,人运通民运,民运通族运,族运通国运。是故文脉旺则人旺,文心盛则民盛,文气兴则族兴,文运强则国强。”说到这里,他高高地昂起头,朗声道:“吾书两百年后始显,吾道五百年后大昌。”

  此等宣称,真是雷霆万钧,石破天惊。这是何等的自重,何等的自强,何等的自信啊!

  这个被世人称之为“东方黑格尔”的执念者,如激流中的巨石,具万古风流之铮骨。他以一人之孱弱,顶起一个王朝的脊梁;他以思想的王者,承续华夏源远流长的一脉文运……

  那是一面大旗,秉持炎帝精神,悠悠苍穹,天健地坤。

  那是一束微光,揿亮湖湘文明,莽莽寰宇,山清水白。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满将至农事忙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亮相总决赛直播间,与全国诗词爱好者云端相聚。央视诗词大会选手与作业帮第二届古诗词冠军狭路相逢,上演巅峰较量。
2025-05-19 13: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