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胡艺华(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面对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的人生命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往何处去、应该如何破解?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响应党的伟大号召的应有行动
历史表明,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引领青年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征程新使命召唤青春力量,新目标新任务激发青春动能,新机遇新技术赋能青春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号召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既包含了对广大青年的充分信任和亲切关怀,也凝结着对广大青年的深切期望和殷殷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自带使命、重任在肩,应朝着党指引的方向,沿着党开辟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把理想和激情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以青春的光和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力量。
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是新时代中国青年顺应人民强烈期盼的必然选择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正以踔厉奋发、团结拼搏的新姿态,奋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高质量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对民生保障和发展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也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期盼在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情系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人民群众最关注关心关切的“关键小事”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真问题、真难题,以青春的光和热温暖民心、凝聚民心、振奋民心、守住民心。
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是新时代中国青年适应自身成长规律的有效路径
青年的成长不仅是关乎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私事,更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百余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昭示我们,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正确的方向引领和强大的理想牵引,也需要合适的场域和广阔的舞台,还需要健康的身心和过硬的本领,更需要艰苦的磨练和有效的路径,尤为重要是需要宏大的精神格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涌现出一大批可敬可佩、可学可鉴的时代楷模,展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朝气锐气。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成长的具体路径有千万条,但是贯通其中的根本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在实践中拓视野、求真知、长才干、学本领、磨意志、强内功。恰逢盛世而不负盛世,植根人民当不负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自觉地把“小我”转化和升华为“大我”,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幸福有机结合,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广阔天地中去建功立业,用青春的磅礴力量书写强国建设的光辉篇章,用青春的战斗号角奏响民族复兴的动人旋律。
【本文系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艺工作者价值观塑造研究”(项目批准号为24BKS12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