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郴州以“山水画卷”绘世界旅游新名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湖南郴州以“山水画卷”绘世界旅游新名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3-10 14:49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鲁毅)湖南“南大门”郴州坐拥南方罕有的高山草场、丹霞奇观、原始森林与温泉资源,凭其独特的“山水画卷”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当地如何探索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双赢?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长阚保勇用“保护性开发、特色性开发、协同性开发”三个关键词,分享了郴州的实践。

  仰天湖大草原的蝶变重生,是郴州生态修复的典范。这片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曾因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草原覆盖率一度跌至64%。2019年起,郴州采取禁牧禁游、植被恢复等措施,如今草原覆盖率已达95%。

  “生态本底是文旅的生命线,先修复再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阚保勇介绍,生态修复后,当地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4A级景区,2024年,仰天湖大草原接待游客76.3万人次,实现收入8661万元。

  郴州还将生态资源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业态。资兴市以东江湖为核心,发展科普旅游与滨水度假,郴州水世界获评“2024年文旅融合创新场馆十佳案例”;汝城县以温泉资源催生“暖经济”;桂东县依托高海拔、高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环境打造“中国氧都”品牌......

  “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关键在于找准生态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阚保勇说,郴州已精心打造“天下莽山、温泉之都、碧水丹霞、红色经典、东方水城、避暑康养、历史文脉、夜空闪亮”等八张文旅名片。

  高椅岭的转型印证了生态治理与文旅开发的协同效应。这片曾是废料炉渣消纳场的丹霞地貌,通过源头治理与生态修复,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入选“大湾区游客最喜欢的湖南20景区”。“对受损生态资源,既要修复‘伤疤’,也要挖掘价值,让治理成果反哺发展。”阚保勇说。

  2024年,郴州文旅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653.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801.9亿元,文旅产业总产值达1100亿元;获国家级文旅品牌2个、省级82个,国家A级及以上景区达63家;获评“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上榜全国最热门50个“宝藏小城”。

  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是郴州发展“四大定位”的重要目标之一。2025年是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郴州把握机遇将客源地瞄准国际市场。

  郴州已打出组合拳:与长沙、张家界等共建省内城市旅游联盟;在韩国、东南亚投放文旅广告;借力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郴州国际马拉松赛等IP扩大影响力;针对韩国这一主力客群,郴州制作韩语版《我是郴州》宣传片,设立韩国客源市场拓展办公室……全年带动入境团队游客突破1万人次。

  为迎接国际游客,郴州持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北湖机场加快申报国际临时口岸,238台外卡POS机覆盖重点文旅场所,157个银行网点支持外币兑换,多语种标识与服务人员培训同步推进。“要让‘老外’在郴州消费‘不见外’。”阚保勇介绍,2025年郴州力争入境游客突破10万人次。

  从生态修复全面发力到网红旅游景点串珠成链,郴州以“两山”理念为笔,绘就了一幅“山水与人文共美、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壮丽画卷。阚保勇说:“我们将继续以全球视野打磨‘山水画卷’品牌,让郴州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生态文明、体验东方诗意生活的窗口。”(完)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