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赵凯明:通道历史与历史通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赵凯明:通道历史与历史通道

来源:新湘评论2025-01-16 12:12

  编者按

  《新湘评论》2024年第24期刊发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赵凯明的文章《通道历史与历史通道》,红麓公众号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通道历史与历史通道

  赵凯明

  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撼日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铸就的巍峨丰碑。新时代新征程,读懂长征,方能远征。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深情地说:“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通道小城,到底是如何承担起长征途中成功“转兵”的历史重任?通道转兵,又到底是如何开启了红军长征从挫折中奋起和走向胜利的序幕?

  长征出发、通道转兵90周年之际,我怀着虔诚朝圣之心,重走那段长征路,来到坐落于今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处的西南小城,向历史深处探寻答案。

  这场探寻之旅,经宁远、拜九嶷,向天地求索;过道县、悟月岩,向先贤求证;历兴安、祭湘江,向英灵叩问。一路追寻、一路悟思,感慨万千、思绪如潮。

  一

  一座座风雨桥,一排排吊脚楼,与变幻多姿的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绘成了和谐动人、神奇秀丽的通道古城。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我与一位饱经风霜的侗家老人不期而遇,他用朴实而深邃的语言向我讲述通道的古远与今生。

  相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征百越,因“一军塞镡城之岭”,激战3年终使百越归汉。当年的“镡城”就是现在的“通道”。镡,原义指宝剑的“剑鼻”“剑口”,用于地名寓意山形险峻、地势紧要之处。因此,通道县城素有“南楚极地、百越咽喉”之称。

  公元1084年宋神宗在此地建置“罗蒙砦”,1103年时任官吏王祖道开辟中原与西南交通往来,将其更名为“通道县”。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至今已70周年。

  通道城北,罗蒙山下,有一座始建于北宋、享誉西南的古老建筑——恭城书院。9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县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曾在恭城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9日,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通道山城迎来一支头顶红星、衣衫褴褛却又纪律严明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的疲惫不堪,有的眼神迷茫,有的神情凝重,有的忧心忡忡……

  这就是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指导下,从江西于都出发,一路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突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后付出沉重代价的中央红军。面对残酷的现实、血淋淋的教训、黯淡无光的前途,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指战员由上至下都在反思: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红军队伍究竟该何去何从?

  12月12日,风雨飘摇,恭城书院,中共中央领导人神色凝重,他们一边讨论红军的行军路线和战略方针,一边在地图上努力寻找“出路”。是“北上”湘西?还是“西进”贵州?“三军今日奔何处”,争论激烈。李德要求坚持共产国际指示,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则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敌我形势据理力争,建议放弃原定计划,立即转兵贵州。

  “贵州敌人力量薄弱,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为什么一定要钻敌人的‘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毛泽东这一主张最终获得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支持。会议决定,红军先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黎平进军。

  当晚7点30分,一封标注“万万火急”的电报,经由中革军委发出。第二天清晨,中央红军各路人马开始转兵西进贵州。这一历史事件,史称“通道转兵”。

  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路线开始发生变化,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奏响了长征伟大战略转折的先声。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到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逐步得到纠正,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逐渐形成,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越走越宽。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毛泽东等带领红军不断书写神来之笔,不断转危为安、赢得生机,不断夺取战略转移的胜利,最终在延安扎下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

  回望历史,从通道开始,党和红军开始驱散阴霾,在遵义实现伟大转折,一步步走向通往光明的大道;从通道开始,党和红军开始拨开迷雾,初步奠定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一步步走向通往成功的大道。

  “通道”“镡城”,两个神奇的名字,一个传奇的地方。通道之一域发展,因地得名、因险而胜。通道之历史荣光,因连接失败和成功、苦难和辉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记忆!在名为“通道”之地实现转兵和转向,看似是字义上的偶然巧合,但冥冥之中蕴含着决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深刻逻辑。

  二

  如今,决策通道转兵的恭城书院门前,布满青苔的青石阶上,似乎还依稀可见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和红军队伍的足迹。

  伫立在恭城书院门前,抬头凝望那斑驳陆离却神采隐现的门楣,我不禁浮想联翩。脑海中硝烟与和平交织呈现,历史与现实隔空对话。

  90年前,走过古老通道的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为何能在这险要之地成就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苍翠欲滴的密林深处,云雾缭绕的山岭背后,究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成功密码?在侗家老人的动情描述中,答案逐渐变得清晰。

  ——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饱受磨难但信念坚定的队伍。他们历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走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虽与敌人血战湘江损失惨重,九死一生,但他们始终心怀理想、永葆信仰。正是凭借信念的力量,他们才在通道找到转危向生的正确方向!

  ——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几经曲折但求真求实的队伍。他们以巨大勇气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以非凡智慧逐步打破共产国际的迷思,否定“洋钦差”的瞎指挥。正是破左求实、审时度势,以命相搏推动马列主义活学活用,他们才在通道赢得生机,成功翻越战略转移的“千山万水”!

  ——90年前路过通道的,是一支艰苦卓绝但初心不改的队伍。他们不为当官、不为发财,只为全中国人民吃上饱饭和过上幸福生活。虽然内外交困、饥寒交迫,但他们处困境不扰民,用真情结同心,用生死铸就“鱼水情”。正是这种矢志为民、初心不改的高贵品质,他们才在通道获得天地之力,开始扭转乾坤。

  穿越时空,一个坚定的声音在我心灵深处回响:通道历史不只是通道这一县域本身,更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所承载的转兵使命,开启通向光明大道重任的历史张力和精神滋养!

  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的是坚定信仰、不畏牺牲、求真求实、顾全大局、依靠群众的长征精神,折射的是共产党人大局战略思维、忍辱负重意志、大义凛然气概、一心为民情怀……

  这正是“通道转兵、兵转道通”的成功密码所在!

  三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长征出发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已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这既是历史使命,更是时代重任。

  通道历史折射历史通道。站在通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思考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我愈发觉得,乘大势行稳、走正道致远,革命年代通向光明大道的地方,昭示我们再铸新辉煌仍需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好通向未来的正确道路。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正是从通道开始,党初步奠定确立坚强领导核心的基础,才力挽狂澜,终在长征途中实现凤凰涅槃。“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融入血脉内化于心,团结一致埋头干、风雨无阻向前进。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根本的历史通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当年身处困境中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不忘谋求穷苦大众解放,与侗乡人民一起演绎一个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深故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这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

  ——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无论是“担架上”的酝酿、会议上的确定,还是艰难现实中的成功转向,“通道转兵”始终都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是活学活用马列主义的典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坚持“两个结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体用贯通,让真理之树在中华大地上开出更多灿烂之花!这还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当年毛泽东顺应大势、把握规律,主张避强击弱、避实就虚,才另辟“通道”,走向胜利。“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坚持破立并举,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就能中流击水,破千里浪,过万重山,蹄疾步稳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根本的历史通道。

  走出古韵悠长的恭城书院,举目远眺:群山如黛,林海苍茫。穿透峰峦云海,我仿佛看到,昔日通道风雨如晦,步履维艰;今天通道宁静祥和,万象更新;未来通道光明璀璨,鹏程万里!

  “继往开来,有裨吾道。”宁远九嶷山舜帝陵前有联曰:“放宽就大化古传今,择贤任能承先启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通道县域一地之变迁折射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艰辛。“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而生动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次进步都源于对历史大道的深刻把握,而坚定方向把握大道的每一次进步必定写就气势磅礴、惊天动地的诗篇!

  这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时代的嘱托。

  作者:赵凯明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进博会的前沿创新科技

  •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