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众英贤集 共谋新篇 第三届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众英贤集 共谋新篇 第三届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2025-01-11 21:53

  文: 彭莫凡 摄影:刘伊婷 胡涛

  1月10日,第三届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蒋建新、朱立国、夏宁邵,中国科学院院士谢道昕,国医大师孙光荣、王晞星,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匡海学、李建生,岐黄学者刘红宁、郭姣、谢恬,国家杰青肖小河、叶敏,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王振国,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龚启勇,教育部护理学类专业教指委主委尚少梅,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医学院终身荣誉教授段大跃,我校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以及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以“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深度聚焦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旨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上午八点半,第三届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汤文胜主持。

众英贤集 共谋新篇 第三届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

  戴爱国表示,非常感谢与会专家们到会指导。此次论坛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精彩纷呈,希望能将论坛打造成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常态化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中医药产业化等专题研讨,聚焦大平台建设、大项目提炼等,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尤其是中医药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强调,各二级单位、平台负责人要有危机感、紧迫感,积极担当作为,要充分发挥论坛的作用,利用好湖南杜仲、厚朴、黄精、玉竹、百合、湘莲、山银花等中药材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湖南中医药产业。

  易刚强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参会专家一道,以“悬壶济世系苍生”的情怀,共话传承之要;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精神,共商创新之策;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信念,共谋发展之举。他指出,真诚地期待将此次论坛建设成为学习互促平台、对话交流平台、思想决策平台,热切地期盼专家学者们为学校改革发展把脉开方、集思广益,以更高站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宽视野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大力度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张伯礼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一要顺天时、明确方向。医学发展的目标是让从医者和广大群众树立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健康意识,防病治病,中医药大有可为;二要应地利,深挖资源。激发中医药“五大资源”活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要谋人和,齐心共济。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和平台建设,坚持传承创新,凝聚中医药发展强大合力,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

  陈香美表示,当前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护佑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生命力在无限迸发。我们要树立预防战略观念和新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观念,推动西医和中医的交流互鉴。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谋发展,做好改革“引领者”,发挥各学科优势,让资源充分迸发,增添中医药发展的新动力,助推湖南中医药大学高质量发展。

  随后,张伯礼、陈香美、谢道昕、蒋建新、朱立国、夏宁邵、孙光荣、王晞星、易刚强共同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揭牌。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的成立,承载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件盛事,将开启建设学科基础扎实、高端人才汇聚、体制机制灵活、引领功能凸显的高能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服务平台的新篇章。

  揭牌仪式后,举办了“助力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中医药科学院建设实施策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中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措施”“面向国家战略拔尖创新人才(中西医9年制)培养策略”三个分论坛。

  分论坛上,院士们、学者们围绕如何更好建设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如何更好培养中西医九年制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怎样推进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等展开了充分地交流研讨,在中西医9年制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方案、中医药科学院的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有组织科研的路径和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科方向的优化、学科特色的凝练以及学科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与策略思考。

  下午,肖小河、郭姣、谢恬分别作了题为中药安全有效性创新评价及实践、糖脂代谢病的科学内涵及其共病防治体系构建和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研发现代中药的医教研与转化实践的学术讲座。

  来自全国各地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代表人,我校中层正职共400余人参加论坛。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