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爱与责任,筑牢学生成长路 ——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孙惠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用爱与责任,筑牢学生成长路 ——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孙惠影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30 21:19

  “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的本职工作,唯有他们凭自身努力收获成长,才是我最期待看到的。” 孙惠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孙惠影是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她怀揣着对学生工作的赤诚热爱与沉甸甸的责任,数年如一日,践行着高尚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贴心人和护航者。

  新生入学伊始,面对懵懂青涩、初离家乡的孩子们,她总是提前数日便着手准备迎新事宜,从布置温馨的宿舍、精心制作校园生活指南,到策划一场场破冰活动,事无巨细,只为帮助学生迅速融入新环境。

  新生杜爽入学后因不适应集体生活,常常独来独往、暗自落泪。孙惠影敏锐察觉到后,主动多次找其谈心,分享自己初入大学时克服类似困境的经历,带着杜爽同学参与社团招新、班级聚餐等活动,一步一步引导他打开心扉、结交朋友。如今,杜爽同学已成长为班级里积极活跃的骨干分子,每每谈及这段过往,眼中满是对辅导员的感激之情。

  平日里,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学生的信息与诉求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孙惠影的回应。深夜接到学生突发疾病的电话,她会毫不犹豫地从家中赶赴学校,陪同就医、垫付医药费,守在病床边直至家长赶来;学生遭遇情感挫折、学业瓶颈时,那间小小的辅导员办公室便成了 “心灵避风港”,泡上一杯热茶,耐心倾听、循循善诱,用温暖话语与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找到方向,在学生心中,她早已不是刻板印象里的 “老师”,而是如亲人般值得信赖的挚友。

  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要义,孙惠影深知其重要性,始终以高度敬业精神深耕这方 “责任田”。她认真钻研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至校园每个角落。每周精心组织的主题班会,紧扣时事热点、社会焦点,以案例剖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元形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让思政元素鲜活起来。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孙惠影策划 “百年党史青年说” 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访红色基地、采访老党员,将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成一个个动人故事,搬上校园舞台、录制成线上音频节目,全校师生反响热烈,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与传播中,深化对党的光辉历史认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她主动 “触网”“用网”,打造专属网络思政阵地。运营的班级公众号定期推送原创思政文章,从解读传统文化魅力到剖析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贴近学生视角、清新活泼文风吸引大量关注与转发;短视频里,她指导发布了一系列校园短片,讲述校园正能量故事、普及防诈骗知识,幽默风趣又干货满满,成为学生课余 “必刷” 内容,在虚拟空间为学生筑牢思想防线,引导正确价值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孙惠影时刻铭记这句古训,用自身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校园里,她总是着装整洁大方、待人谦逊有礼,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冲在前面,无论是社区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公益行动,还是校园大型赛事服务,都有她忙碌且坚定的身影,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纷纷效仿投身公益,班级志愿服务参与率逐年攀升,形成良好风气。

  学业上,她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自身也从未停止学习步伐。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培训进修,钻研学生工作前沿理论与方法,并将所学融入日常管理与指导。面对专升本、考证的学生,分享自己备考经历与学习技巧,组织 “奖学金获得者分享交流会”,邀请优秀毕业生线上线下交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所带班级专升本上岸率在学院名列前茅,一届又一届学生在她影响下,向着梦想奋力进发。

  教育公正、廉洁从教是师德底线,孙惠影守得牢、过得硬。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定、推优入党等关键事务上,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定前详细解读政策、组建民主评议小组,评定过程全程透明,接受各方监督,确保每一份荣誉、每一笔资助都精准落到实处,惠及真正需要的学生。

  孙惠影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真谛,在平凡岗位汇聚不平凡力量,陪伴一届又一届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为他们青春逐梦之旅保驾护航,成为校园里那道温暖且坚实的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禹爱华)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近甘孜岩画

  • 巴丹吉林沙漠秋日即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研究团队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冰在二维下独特的“织网式”结晶过程。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25-10-23 10:24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2025-10-23 10:23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