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放下纸笔拿起锹 27名大学生投身防汛一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放下纸笔拿起锹 27名大学生投身防汛一线

来源:益阳日报2024-07-06 09:54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通讯员 周帅文 聂诗蕾

  7月2日下午,漉湖防洪一线大通湖区河坝镇责任堤段,一群年轻的身影挥汗如雨。

放下纸笔拿起锹 27名大学生投身防汛一线

学生们在防汛一线忙得热火朝天。李娜摄

  这是来自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的27名大学生。在3名老师带领下,他们前一晚才抵达河坝镇。当晚,听说漉湖大堤防汛形势紧张,老师们和镇上一商量,决定带同学们一起去参加防汛。

  2日上午,师生们聚在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今天我们去一线防洪大堤防汛,为保护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青春力量!”学生们默默挽起袖子、扎紧鞋带,脸上红扑扑的,显得有点激动。

  大堤上防汛还真辛苦。不一会儿,学生陈思卓的脸上已挂满了豆大的汗珠。这个20岁的姑娘,半蹲在砂石堆边,紧紧扯着编织袋的双手因为过度用力,青筋暴出。“袋子装满就要移到一旁封袋,等着运输车辆拉走。”小陈擦了一把汗,笑着说:“漉湖的景色很美,但现在有点暴躁,我们和湖区人民一起安抚她、保护她。”不远处,小陈的同学都在忙着砂石装袋,或者帮忙宣传鼓劲,或者巡堤查险,没人跑到荫处休息。

  一位巡堤的大爷说:“你们这些娃娃哪里吃过这种苦?又累又晒的,父母晓得了还不心疼坏了!”小陈不服气:“这有什么,您这么大年纪不也坚持下来了吗?”同学们都说,大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只要安全度汛,再苦再累也不怕。

  带队的刘老师说,学院与河坝镇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有11年了,这还是第一次组织学生上堤防汛。他还说,这样的社会实践真正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和意志。从书本走进现实,从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只有全面接触社会,沉浸式体验才能起到社会实践的真正作用。

  太阳西沉,大堤上一个个人影逐渐拉长,小陈和同学们还没有下“火线”。她还念叨着,汛情过后,他们还要围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入调研,用自己的专业才能,为河坝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呢!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