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担使命 育新人——写在南华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担使命 育新人——写在南华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10-16 18:35

  走进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东门,迎面而来的是宽阔的南华广场,强国路和惠民路分列广场南北两侧。如今已绿树成荫的这两条路,时刻提醒着校园里的人们,这所大学因何而生,为何而来,将何以往……

  65年来,南华大学硬“核”强国,兴“医”惠民,为国计民生而建而强,如今这所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鲜明的“核特色” “医品牌”和“环保优势”,学校统筹推进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华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培育有担当的“医”“核”人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候,我庄严宣誓……”每年9月新生开学典礼上,学校全体医学生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创办至今,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已有62届医学生,入学宣誓仪式也开展了62年,培养了一批医学杰出人才和大批高级专门医学人才。

  此外,南华大学还将“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在南华大学的核学楼,前有张爱萍铜像,后有王淦昌铜像,楼栋内外、校园里处处可见“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的印记。

  “学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又一批自立而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我们将努力为学生学习、思考、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培养兴趣,树立理想,为他们人尽其才打好基础。”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表示。

  为强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南华大学筹措社会资金,在全国首创免费医学生计划,全额免除50%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鼓励立志治病救人的学子无忧学医。就读期间,引入竞争机制,一学年一考评,动态推行免费医学生计划,使入选者始终保持适度的“竞争张力”,激励大家发愤图强,学好医学本领。

  勇攀科技最“高峰”

  天然铀是“核工业粮食”。面对我国铀矿储量大,但品位低,且多为中小型矿床特殊铀矿资源禀赋现状,如何实现铀矿资源的高效绿色开发,确保“核工业粮食”安全,是南华大学丁德馨教授经常思考的问题。37年来,丁德馨牵头先后攻克“铀矿堆浸高效喷淋系统”“铀矿采冶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多次获得全国、湖南多项奖项,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工业粮食安全”的捍卫者。

  这个案例只是南华大学教师攀登科研高峰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南华大学科研人员始终聚焦国家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在核工业、医学等领域砥砺深耕,勇攀高峰,破解一道道“卡脖子”难题。

  氡是地球上一种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放射性气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9种主要致癌物质之一。今年86岁的老教授丘寿康依然每天去氡实验室上班,从1959年至今,六十多年来,他一直在进行核防护领域的研究,他牵头成立的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唯一授权的氡及其子体专项计量检定实验室,用他的话说:“一辈子都在跟氡作斗争。”这些年,氡实验室的带头人肖德涛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来潜心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氡测量与防控关键技术,解决了氡测量技术中一系列“测不了”和“测不准”的瓶颈问题。

  “坚持服务‘四个面向’,坚持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支撑。”写在《南华大学“十四五”规划纲要》里的这段文字是规划,是动力,更是承诺和责任。

  奋楫笃行向一流

  “经过65年的积累,我们学科办学历史久、平台优、层次全、师资强,我们有能力和信心赢。”2022年11月,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答辩现场,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于涛充满信心。这次答辩,南华大学与近十所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争,最后成功获批“先进核能技术设计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建设要突破,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是关键。学校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自2019年学校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新增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32人,博士学位教师从596人增加到1332人。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成果相继涌现,形成人才“南华现象”。

  筑巢引凤,活力迸发。南华大学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引育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和环境。高层次人才与平台建设的双向奔赴与融合,在人才项目申报、科研立项、高水平论文发表、社会影响等方面成果显著,催生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高山表示,学校将始终牢记服务国计民生办学初心,努力打造好的班子、坚持好的理念、运用好的方法、形成好的习惯,紧紧抓住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这一关键支撑,挺膺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崭新篇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嘉伟 通讯员 南音)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济南地铁4号线建设

  • 浙江废弃造纸厂变身影视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