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2023-04-01 19:16

  湖南省武冈市,是经千年烽火淬炼的湘西南军事重镇,从马王堆出土的“武冈长印”封尘的都梁兰香中走来,依稀可见青石垛城墙上刀光剑影的王城威武,耳畔回响中山堂前黄埔号角的马蹄声急,眼前闪烁木瓜桥头红军夜行的指路明灯。

  3月30日,武冈市国防教育基地展馆启动后,街头巷尾都可见到国防教育的公益宣传,各行各业的人们讲国防、议国防,群众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氛围浓厚。

  “武冈的红色基因频振武冈人民精神与信仰的密码,在传承与开发中迸响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的最强音。”武冈市委书记唐克俭表示,武冈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努力打造全民共享的国防教育基地。

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武冈市国防教育基地展馆(央广网发 夏建敏 供图)

  建成邵阳区域内最具规模的国防教育基地

  文物柜里,破旧的走马灯、草鞋、断裂的皮带……红军长征时的老物件静默无声,却好像正低诉着那段峥嵘岁月;血染的红旗迎着解放武冈的隆隆炮声插上了武冈墙头。

  武冈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国防军事主题综合馆,以文史实物、文献资料及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现革命历史。徜徉馆内,可以体验一堂“沉浸式”国防教育课。

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展馆内景(央广网发 夏建敏 供图)

  为强化国防教育阵地,2020年武冈市在迎春亭街道荷塘村启动市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总占地约466亩,概算投资约2.3亿元,定位为军事文旅项目,设计紧扣国防教育主题。基地按功能修建了国防军事主题综合馆、山顶平台和景观区域、国防军事主题训练营、民俗商业区、红色记忆馆、扶冲抗战纪念广场。

  国防军事主题综合馆采取“一轴三线”设计理念,用时间轴的方式呈现我国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集中反映我党党史、军史的发展历程及各兵种、航空航天等发展的主要成就,还特别挖掘武冈市本土文化精髓,将古城墙、木瓜桥等标志性建筑缩小放进展列馆。还未正式开馆,这里就已吸引不少本地游客进馆参观。“走进展馆,仿佛走进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长廊。”游客李华强边看边拍照,沉浸其间。

  红色记忆馆于2019年创办,收藏珍贵红色藏品原件5121件。继续游览,馆内分为铁皮画、宣传画、木刻画、老照片、像章、剪纸、刺绣、综合、红色电影院10个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

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展馆内景(央广网发 夏建敏 供图)

  国防军事主题训练营占地面积约45亩,建设有操场、教学楼、宿舍楼等。“我们将开设军训、攀岩、穿越电网、农耕体验等10多项综合实践课程,设立国防教育、法治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教室,接收广大中小学生进驻接受国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项目负责人雷良叶介绍道,这里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培训,满足教育需求。

湖南武冈:传承红色记忆 打造“国防教育”新名片

  军事装备(央广网发 夏建敏 供图)

  登上山顶平台和景观区,退役的坦克装甲车、歼5战机等军事装备吸引游人拍照打卡。据介绍,该区域以实物观看和实际操作项目为主,目前陈设飞机3架,坦克装甲车3辆,火炮7门,将来还要在游步道两侧分散陈列1000件以上大小军用机车实物或模型,让游客在休闲游览的过程中体验国防教育。“站在这些军事装备前,我感到自豪,也真切感受到国防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游客张先生说。

  据悉,武冈市国防教育基地是邵阳地区目前唯一具备相当规模的国防教育基地,2020年10月,该基地被授予“湖南省第六批全民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基地将以国防教育培训、模拟战争对抗演习、国防教育训练、古街文化体验为主题,面向全民开展好国防教育,预计每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年收入3000余万元。

  打造湘西南地区国防教育响亮名片

  春雨丝丝,薄雾笼罩下的武冈中山堂更添历史厚重感。

  “这里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也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1938年至1945年,从这里走出去的23052名军官奔赴一线,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在文旅志愿者的带领下,游客边听边看,接受国防教育的洗礼。

  距武冈城区20公里的荆竹镇回马山狙击战旧址上,回马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巍峨耸立。1945年5月,一股日军败兵窜入武冈境内,我军一个团与日军激战一天一夜,百余名将士伤亡。“青山不语,枪声犹在,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站在碑前,来这里扫墓的武冈一中高二学生王尚剑说。

  中山堂、法相岩太保洞、回马山狙击战旧址、扶冲纪念广场、红军桥……武冈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多处战斗遗址、革命旧址,为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直观的国防教育教材。

  近年来,武冈在妥善保护、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创新表达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构建具有武冈特色的国防教育新格局。

  该市将国防教育融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中,深度挖掘法相岩、中山堂、李明灏将军别墅等景点的抗战文化,将其建设成湘西南线路中极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打造“回马山+扶冲广场”“红军桥+萝卜眼里长铜钱”“革命历史纪念馆+武冈烈士陵园+夏光陵园”3条国防教育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武冈市航空航天馆+云山研学项目,既“火”了红色旅游,又“热”了国防教育。

  2020年以来,武冈红色景点接待邵阳市各县(市、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40余万人次参观学习。红色文化还带动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去年共接待42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8.5亿元。

  “我们将立足地域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特点,持续做好国防教育特色文章,擦亮国防教育红色名片。”武冈市委副书记、市长龚畅介绍,当前,武冈市正加快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中山堂、李明灏故居陈列布展,启动4A级景区创建,致力将武冈打造成湘西南地区一张国防教育的响亮名片。(夏建敏王岐堂 张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