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丽长沙:不负春日不负卿 山水洲城入画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美丽长沙:不负春日不负卿 山水洲城入画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3-02-11 09:32

美丽长沙:不负春日不负卿 山水洲城入画来

  “短篷暮舣湘江宿,坐见江豚起还伏。”宋代诗人王之道在《潇湘夜雨》中描述了江豚在湘江中嬉戏的场景。刚刚立春,成群江豚就出现在湘江长沙段蔡家洲水域,一大两小共三只江豚在清澈的湘江水里时而跳跃,时而翻滚,带来了春江水暖的信号,也见证着长沙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

  山、水、洲、城的奇妙格局,让古城长沙宛如一幅中国山水画;岳麓山的密林翠绿欲滴,大围山的杜鹃漫山红遍,湖南省植物园的樱花迎风盛放,灰汤的桃花把原野染成一片粉色,开慧镇的油菜花惹来蜂蝶无数……长沙的春天来了!鲜嫩的绿、缤纷的红,合奏出一江两岸的春意盎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春天才不会寂静。听,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到处是鸟儿的唧啾,捉鱼的小鸊鷉、吃水草的绿头鸭、戴黑框眼镜的棕背伯劳、高空中欢快歌唱的小云雀、留着“潮头发型”的凤头鸊鷉,还有小天鹅、小白额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众多野生鸟类聚集于此。有统计数据表明,自从松雅湖退田还湖以来,因为水质好、鱼虾丰富,吸引了80多种野生候鸟到这里“暂住”甚至“定居”。岳麓山977种植物,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3000多种野生植物、6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中大熊猫”江豚“造访”湘江,更是给湘江长沙段水质打了高分。

  近年来,随着长沙市“大环保”格局的构建,长沙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300天+,2022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长沙蓝”已成常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浏阳市、长沙县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青山秀”之外,市民出门就能见绿。“一江一湖六河”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水文章”渗透到每一条支流、每一湾水面,“湘水绿”润泽星城。

  长沙的“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绿道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大家可以到长株潭绿心骑行散步,享受低碳生活。绿道建设还将结合圭塘河治理,打造开放、连贯的蓝绿空间。这条28公里的城市内河已成为集生态与文旅一体的绿色经济带,周边已建立起长沙首个海绵城市示范公园,游人徜徉一步一景,与轻风流水应和。

  不负绿水青山,向春而行!让我们在《长沙一分钟》里体会山水生态、春和景明的春之韵味,见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生态力量!(王年妹)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