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2022-10-01 10:45

  “滴滴滴,滴滴滴……”一阵急促的发报声划破夜空,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生命脉动。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荣获2019年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年《渔光曲》舞段亮相央视春晚的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10月15日即将登陆湖南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这样一部舞剧艺术表演美学和红色经典故事完美结合的精品,作为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院5周年展演的重点剧目,恰如其分,正当其时。

  “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文化活跃程度,从它的剧院就可以窥见一二。”5年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以“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为宗旨,深挖湖南历史文化根脉,打造集高雅艺术殿堂、城市文化名片、百姓共享乐园、文化交流平台为一体的长沙文化新地标,并为观众献上1355场国内外优质剧目,接待世界各地演员6万多人次,吸引超百万人次观演,为长沙市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并悄然改变和提升了长沙的城市文化品味。同时,剧院以文艺为桥梁,搭建湖南湘江新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推动着区域文化繁荣与发展。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张峥摄

  展演经典名剧 搭建交流平台

  2017年9月,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制作的英文歌剧《红楼梦》首演正式拉开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的帷幕。“用世界的语言,演绎最中国的故事”,经典名著以舞台艺术的形式焕发神秘的东方魅力;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巅峰代表作《图兰朵》、意大利原版歌剧《阿依达》以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让观众领略高雅的歌剧艺术;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让观众看到了制作精良、规模宏大的国际儿童剧;俄罗斯皇家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让观众流连忘返……

  明星版话剧《暗恋桃花源》《断金》演绎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人生百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型史诗文艺晚会《百年正青春》以舞台艺术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雷雨》《四世同堂》、舞剧《花木兰》让观众重温经典的魅力;谭盾的交响音乐会《敦煌·慈悲颂》、演唱会《声入人心》等让观众领略中西文化的别样风格;空灵唯美的舞剧《孔雀之冬》、明艳精彩的京剧《龙凤呈祥》、玩转舞台的音乐剧《人间失格》等,让观众共享视听文化的盛宴。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长沙歌舞剧院供图

  这些代表着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系列重磅演出,奠定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在国内文化界的高起点、高定位运营基础,并在国际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而数百位名家名角入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公益活动,让观众有机会与艺术大师们面对面交流与互动,“与艺术零距离接触”成为了老百姓引以为豪的口头禅。

  推行文艺惠民 探索艺术普及

  在运营模式上,湖南湘江新区以“政府补贴、企业运作”为导向,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委托湘江集团对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进行全面管理。2015年湘江集团携手保利集团,由湘江集团全资子公司湖南华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长沙梅溪湖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剧院管理运营,并利用品牌企业影响力和保利的资源优势,打造灵活运营模式,以实现剧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剧院秉承“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经营原则,坚持地方剧院文化品牌和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充分使用好财政补贴,倾力打造“公益文化惠民基地”和“艺术教育普及基地”。如“打开艺术之门”演出季推演了62部、81场票价仅为20元至100元的少儿剧滋养着儿童心灵;打造了“圆梦”三大系列文艺惠民活动,即“艺术+及市民开放日”“大学生艺术圆梦计划”“大剧院艺术圆梦之旅”,共举办了160场“艺术+”活动、41场“市民开放日”活动、207部336场演出推出特惠学生票,让7万余名观众近距离感受剧场建筑艺术的魅力,给1.6万名高校学子带去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另外,18场“大剧院艺术圆梦之旅”为长沙的残障人士、癌症患者及福利院儿童等9000余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观演的机会,感受来自剧院的人文关怀。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长沙市民参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后台。廖华彬摄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还联合地方合唱协会、地方戏剧制作大师共同打造青苗艺术团。经过3年努力,目前形成了青苗合唱团、青苗戏剧团、青苗舞蹈团,实现了青苗艺术教育一站式体验。此外,原创舞剧《梅花仙子》、《小小花木兰》《山海经》先后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有部分少儿参与了保利院线的巡演。

  推出原创精品 强化品牌战略

  “在剧目引进和创排中,剧院始终致力于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总经理占苗介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与本地院团开展合作,引进或参与制作了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演出项目。”

  5年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推出的“湘约剧场”演出季,联合湖南省内9个本地院团,上演了17场本土戏剧,将湖湘本土戏剧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霸蛮有戏”推演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剧团近150部剧,300余场演出,为观众展现中国青年编导戏剧创作多元化风貌,为蓬勃的剧场艺术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为适应地方发展战略,做好剧院本地化经营管理,进一步强化品牌战略,剧院带领团队考察、学习当地文化产业,深入探索融入当地方文化发展路径。以剧院文化为载体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文化+投资、文化+会展等方面,探索剧院发展的广阔前景。“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将与政府、保利集团及行业内能做演出内容的场所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打造一批原创精品剧目”,湘江集团华年文旅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周颖说,“通过组织承办大型赛事、展览、论坛等活动,推介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拉动文旅经济消费,助力城市经济的发展。”

  经过5年的精心运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先后荣获“长沙市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十大文化消费地标”“长沙市十大‘夜间经济’示范项目”“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长沙十佳文旅新场景”等10余项荣誉称号。

  接下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还将持续、定期引进世界级高端剧目和国内顶尖剧目,稳固并扩大行业影响;积极开拓多功能剧场的功能服务,更加切实地履行社会责任。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市——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设5周年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张峥摄

(申智林 刘月娥 吕静)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彩活动过中秋

  • 中秋节:他们坚守岗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