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沙印山村:唤醒绿水青山 引来“金山银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长沙印山村:唤醒绿水青山 引来“金山银山”

来源:华声在线2022-05-18 14:57

  【村庄剪影】

  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地处长沙、株洲、浏阳“金三角”,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熊瑾玎的故乡,有“水泥之乡”“三湘第一村”美誉。

  印山村现有水泥建材、环保机械、建材包装、水泵厂等19家工业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家,水泥建材为其支柱产业。

  印山村拥有680亩天玺湖,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湖边围绕着狮王庙、天玺寺、裕华台等景点,游客络绎不绝,平均每年有15万人次来此休闲度假。

  印山村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202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人均纯收入6.15万元,80%的家庭拥有1至2辆私家车。

  印山村先后获得省“十佳红旗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以及“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两型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

  【带您“打卡”】

  雨后的天玺湖,氤氲薄薄水汽。岸边树影婆娑,廊檐斗拱翘角,徜徉此处仿佛置身水墨画卷。

  印山村是湖南乡村旅游的新晋网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印山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及特产销售超过50万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印山村人除了满心欢喜,更有冷静的思考:如何踩准时代节拍,让农旅产业持续热下去?

  抓住乡镇企业发展机遇,“水泥之乡”声名远播

  没有机器轰鸣声,没有高大烟囱冒出滚滚浓烟,也没有扬尘四处飘散,车间与办公楼置身于姹紫嫣红的绿化带中。这里是湖南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所在地。

  水泥厂是印山村的“金字招牌”,见证着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改革的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在印山村激起层层涟漪。印山村踩准时代前行节拍,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印山村石灰石资源多、建筑产业发达,多家水泥厂应运而生。水泥一跃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印山村早早迈入亿元村行列,印山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泥之乡”。

  1987年,退伍回乡的李焕然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能人“掌舵”,印山村的水泥产业从此一路高歌猛进。

  规模化,是水泥产业竞争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产能,李焕然与村党支部原书记刘德应等人力排众议,说服村民贷款430万元,建设长沙第一条年产4.4万吨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

  10个月后,新生产线建成投产。3年后,效益得到飞速提升,村民悬着的心稳住了。

  紧接着,印山村又一鼓作气投资建设年产8.8万吨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

  2000年,印山村乘势而上,新建湖南第一条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此时,除了水泥厂,印山村村办企业还有机械厂、编织厂、家具厂等。这些企业均为湖南印山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

  刘德应介绍,就在村集体企业生产经营一片红火时,弊端也逐渐显现。机制老化,最突出的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清,企业效率不高。

  “企业必须改制!”

  在一次次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后,企业改制逐渐形成共识。

  2002年,印山台水泥厂率先启动重组改制。村集体入股,保障村民利益;村民也可注资入股变股东。

  同时,把村办各企业从集团公司中剥离出来,承包经营,自负盈亏。

  一子落激活满盘棋。

  “以改制为契机,水泥厂加快技术升级、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此后,随着市场变化,这些先发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李焕然之子李华锋接棒改制后的湖南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改制后的湖南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延续曾经的辉煌:2007年建成日产2500吨的熟料水泥生产线,印山村新型干法水泥年产量达200万吨;2008年,配套建设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大幅度节煤、节水、节电;2009年,公司走出去在江西萍乡建设年产能400万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2021年还在张家界打造2条新型水泥生产线。

  近几年,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继续做优水泥产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下游产品,进军装配式新型墙体材料市场,向综合性绿色建材企业转型。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印山村的企业告别粗放式发展模式,“散、小、差”的传统工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踩准产业转型节拍,工业强村蝶变美丽乡村

  受资源、环境约束,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有着自身发展的“天花板”。

  “印山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印山村现任党总支书记刘罗仕介绍,村支两委带着村干部、村民代表,东进长三角,南下珠三角,几乎跑遍所有的经济强村和产业特色村,最终敲定未来发展思路:走农旅融合这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绿色道路”。

  这无疑又是一次创业!

  印山台水泥厂改制时存有4000多万元的集体资产。村支两委顶住压力,说服村民,将这笔资金作为“二次创业”启动资金。尔后,村集体陆续加大农旅产业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观光、体验、度假等多样化功能。

  多年“睡大觉”的绿水青山,活了!

  拓宽湖域、治理湖水,700亩天玺湖清波荡漾;拉通道路、增加绿化,200亩牧场既是风光带也是经济带;抢抓工期、加速建设,红色景点熊瑾玎故居景区雏形初现;出台政策、以奖代补,民宿、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在印山村徐徐展开。

  天玺湖一路之隔,是印山村另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点。这里也是村里全域旅游的重点项目。

  “沿着山体自然走势,布亭台、辟游道、建观景台,打造一条新的旅游路线。”村里提出建设旅游线方案,得到村民一致拥护,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投工投劳。

  湖南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捐赠900余万元,打造印山台文化广场,公司总经理李华锋个人捐资300万元,建观景台、山地游道等;村民李赛明、罗卫珍一家6口捐了近6万元钱,在山顶建揽月亭;村民李剑、郭虎成均义务出工130多个参与建设……

  “村子美了,才能留住游客;客人多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每一位村民。”村民罗铁辉说。

  今年63岁的罗铁辉,5年前开始创业,把自家及兄弟家的800多平方米的房屋,改造出20多间房,经营民宿和餐饮。

  “很多人都是网上预订,我们老两口也开通了网上预订渠道,现在玩起手机不比年轻人差哩。”罗铁辉介绍,五一假期,提前5天床位便预订一空。

  “城里人一到周末就愿意往我们村里跑,过过慢生活。”刘罗仕说,印山村要打造一个“让忙碌的人歇歇脚的环境”。游客来到印山村,住民宿,吃农家菜,在游步道上走走、湖边坐坐,融入自然,放松身心,乐不思归。

  留住最美乡愁,新农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500万元。尽管旅游来势喜人,印山村人并不满足于此。

  长沙周边主打旅游的村子不在少数。“我们有的别的村也有,印山村的特色在哪里?”村民发现,很多游客来印山村拍拍照、吃顿农家菜就走了,并没产生多少消费,更难留住游客过夜。

  这正是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痛点。

  “美丽乡村虽然聚集了一波人气,但如果缺乏更深的内涵与文化魅力,久而久之可能产生审美疲劳。”江背镇党委书记苏波介绍,为摆脱乡村游的单调,这几年,印山村梳理景点背后故事、挖掘丰富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游客黏性。

  细微的变化在悄然发生。壁画、印章文化馆、村史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馆等文化景点相继亮相。

  壁画墙上,老宅、古井、老槐树、春种秋收等场景,再现老村庄的模样;村史文化长廊,褪色的图片和发黄的文字,见证着印山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变迁;农耕文化体验园,传统农具琳琅满目,村民熊波林将收藏多年的160余套石磨、石槽等老物件全部捐出来。

  传统技艺也在印山村发扬光大。

  印山村有个老井——麻姑井。今年70岁的村民周平,仍记得小时候与古井的亲昵,“吱吱吱……”那是空铁桶扭动入井的声音;“咣”,那是装满水铁桶落地的声音。

  古井悠悠,滋养着一辈又一辈的印山村人。

  麻姑井也见证了非遗技艺的复兴与传承。

  “这个水井的水质特别适合酿酒。”周平是糯米黄酒酿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人。“黄酒酿造作为一门手艺,仅依靠祖辈口传身教、仅依靠乡亲的口碑,是做不大、走不远的。”这几年,周平努力使酿酒工艺操作规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2016年,周平流转20亩土地,打造麻姑井酒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记者看到,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麻姑井黄酒窖藏基地,窖洞全长1000余米,建有千余个存酒小洞穴,大洞连小洞宛若置身迷宫。

  存酒之地,变成了游客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麻姑井黄酒酿造基地接待游客超过1500人次,旅游及特产销售超过16万元。

  “民宿正在施工,我们还将建酒器展示区、文创产品展示区,打造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周平说。

  看准农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印山村还结合旅游节会,打造潮流节日,如油菜花节、民宿帐篷露营节等,印山村农旅产业链在不断延伸。

  “印山村被称为‘三湘第一村’,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党组织,他们从不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带领村民踩准时代的每一个发展节拍,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苏波说。

  如今,湖清岸绿、乡愁浓郁的田园风光,正成为印山村新时代最有发展潜力的资源。

  【青年观察】

  乡村振兴要留住“村味儿”

  王琳心(澳门大学传播学博士)

  我自小生活在长沙市区,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感知农村。

  这次我随行到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采访,真是大开眼界。从长沙城区驱车1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印山村。初见印山,打破了我对农村的固有印象。这里村舍与青烟相映成趣,垂柳与湖水俯仰生姿,好一个静谧、大气的村庄!

  我的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我见过别样的农村风情:连片的小麦田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上面零星散布着房屋;成群牛羊在青青绿草上或打着盹儿或尽情奔跑。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这是我对发达国家农村的印象。

  美吗?也美,但隐约觉得少了些什么。

  在印山村,我在参观水泥厂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后,突然意识到,澳大利亚农村缺少了最重要的“村味儿”——人情味和烟火味。

  印山台水泥公司这家乡镇企业,凝聚了村民的智慧和心血。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村民纷纷入股变股东。在村里搞建设时一次次慷慨出手,捐资捐物。这是充盈着中国企业与村庄相互守望的温暖。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依山傍水而建,不远处就是村民的住宅、菜圃。村民扛着锄头、挑着井水,怡然自得。沿着山路往上,我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村里修建旅游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村里的文化场馆,我看到村民主动担当志愿者,自发看守维护场馆。这是中国农村村民与村庄共建共享的情谊。

  村民与村庄,共建好风景、共享好光景,这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印山村。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