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哈工大“尖班”
是培养顶尖创新人才的“加速引擎”
这里有院士导师全程护航
韩杰才院士领衔
周玉、任南琪、陈杰
谭久彬、段广仁、马军
冷劲松、刘宏、梅洪元、李惠、赫晓东等
十余位院士深度参与并担任导师
有本科到博士培养的快车道
更有突破常规的创新生态
我们不设“固定答案”
只寻找敢于定义未来的你
如果你心怀 “尖兵之志”
渴望在6-7年实现
从本科到博士的跨越式成长
欢迎报考哈工大
加入“尖班”,让我们一起
在时代的坐标系上
写下属于你的创新坐标
韩杰才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航天强国,始于人才。哈工大作为“航天第一校”,始终以尖端技术托举强国梦想。在“尖班”,你将走进航天科技的核心战场:从航天器设计到极端环境力学,从本科实验到博士课题,我们打破传统培养壁垒,用6-7年本博贯通模式,让你在院士导师的全程指引下,直面航天领域最前沿的挑战。如果你心怀“上九天揽月”的壮志,欢迎加入哈工大“尖班”,这里就是你逐梦太空的起跑线!
任南琪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工大任南琪。在数字革命重塑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提出“数字生态与健康”人才培养新方向,不仅仅要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终极目标是要解决由于环境暴露带来的人类健康风险。我们的“尖班”将引领你们融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数据与AI技术,从极微观的数字细胞到极宏观的智慧城市,通过AI破解新污染物等健康风险,用数字孪生推动绿色创新,构建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我们将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顶尖导师团队,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本科到博士全链条培养。期待你们以科技之笔,绘就数字生态与健康协同发展的未来发展宏图。哈工大“尖班”,是你定义未来的起点!
陈杰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杰。科技强国,根基在人才。哈工大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国家发展。哈工大尖班将带你踏入智能科技的前沿阵地:从智能感知与决策到复杂系统控制,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应用,突破传统培养边界,直面自主智能领域最核心的难题。如果你怀揣“用智能重构未来”的科技抱负,渴望在控制科学与智能系统领域勇闯无人区,欢迎加入哈工大“尖班”,这里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你在智能时代建功立业的起跑线!
谭久彬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超精密测量,是科技研究的“眼睛”,是先进制造的“尺子。在“尖班”,你将从本科阶段开始深度参与高精尖仪器的研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引导你敢于向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挑战,向最关键的的核心技术挑战,并将其作为你的论文的题目,在科研攻关中练就真本领。如果你非常喜欢“纳米级”的精度、“纳秒级”的效率,渴望用高精尖的仪器来赋能智能制造,欢迎你加入哈工大“尖班”,让每一次超精密的测量都成为突破极限的起点!
马军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绿色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课题;环境科技,是破解生态难题的钥匙。在“尖班”,你将从本科阶段投身“双碳”前沿。我们聚焦水资源安全、碳中和技术等战略领域,通过本博贯通培养,让你在院士团队的指导下,从实验室创新走向工程化应用。如果你心怀“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渴望用科技力量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欢迎加入哈工大“尖班”,让青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绽放光彩!
冷劲松院士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智能材料是未来产业的“百变金刚”,智能结构是先进装备的“柔性骨骼”。在哈工大“尖班”,你将率先触摸智能材料的前沿——从形状记忆材料到可编程结构,从基础理论研究到航天、航空、医疗等未来场景的应用,让创新的灵感不受学制限制。如果你梦想 “让材料会思考、让结构有智慧”,欢迎你加入哈工大“尖班”,用智能材料书写属于你的科技传奇!
刘宏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宏。从太空舱外的机械臂到医疗康复的智能假肢,从深空探测的无人平台到人机共融的智能系统,哈工大“尖班”是科技前沿的“无人区”,也是顶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如果你想让机械臂在太空起舞、让智能装备服务生命、让无人系统重塑未来,欢迎加入哈工大“尖班”,在航天强国与科技惠民的交汇点,书写属于你的创新篇章!
赫晓东院士
同学们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赫晓东。作为特种环境复合材料结构与工程力学领域的研究者,我始终相信,材料是强国之基,力学是创新之钥。在哈工大“尖班”,你将深入特种环境复合材料的核心战场:从极端温度、复杂载荷下的结构设计,到跨尺度力学性能调控与失效机理研究,从本科阶段的前沿实验到本博贯通的课题攻关,我们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材料-结构-力学”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让你在院士团队的全程指导下,直面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最严苛的工程挑战。如果你怀揣“以材筑坚、以力破难”的科技报国之志,欢迎加入哈工大“尖班”,托举你从“学术新兵”成长为“国之栋梁”!
愿大家金榜题名,圆梦今夏!
金秋哈工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