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齐齐哈尔市“林长制”改革让森林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利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齐齐哈尔市“林长制”改革让森林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利用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2022-05-31 16:32

  绿野千里,花草葳蕤,山林郁葱,万木峥嵘……放眼鹤城,满目青翠。

  近日,在青年林场里,不时能看到护林员忙碌的身影,欢快的笑声响彻林间。“自从实施了林长制后,我们对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化的信心更足了!”青年林场护林员张喜明看着长势良好的树木,格外兴奋与激动。

  张喜明的兴奋,不无道理。前段时间,齐齐哈尔市第1号林长令,让鹤城的每一处森林和草原都有了责任人,每一位林长也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2022年,齐齐哈尔市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林”为重点、“长”为核心、“制”为关键,初步构建起以林长负责制为核心,权责明确、监管严格、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努力以绿水青山铸就浓厚生态底色。

  林长制的建立,让林业发展有了扎实的制度“靠山”。

  讷河市和盛乡派出所民警刘建华,在林长制实施之后又多了一个身份,就是林警。他与当地林长一同开展森林防火、治安巡逻、打击涉林犯罪等一系列涉林工作,维护林业生产经营秩序,解决了森林公安转隶后林草执法力量不足、威慑不够等问题。

  记者在讷河市各个林区入林的道路旁,一块块林长公示牌也标注着乡级林长的责任区域、责任范围、电话等信息,提醒着各级责任人履行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

  讷河市龙河镇茂山林场副场长徐志告诉记者:“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茂山林场的山更青、水更绿,野生动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齐齐哈尔市林长制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核心任务,着眼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聚焦跨部门协作体制不健全、林业部门‘小马拉大车’这个深层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为林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春峰说。

  截止到去年底,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863万亩,森林蓄积量49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668%。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对齐齐哈尔市而言,“十四五”时期是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

  实施林长制,关键在“制”。齐齐哈尔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以《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为统领,以“五项制度”为配套,以《关于建立林长制“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齐齐哈尔市林长令发布制度》等为补充的“1+5+N”制度体系。并确定了市级林长22人、县级林长247人、乡级林长1490人、村级林长4003人。

  齐齐哈尔市还通过深入实施林长制,制定了《全市林草“十四五”发展规划》《森林资源成过熟林更新修复规划》《退化草原修复治理规划》和《齐齐哈尔市湿地保护规划》等,统筹推进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2021年,齐齐哈尔市共完成国土绿化19.2万亩,占全省的19%,打造省级绿化示范村19个,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21.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起“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导作用,打通林草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林草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背靠大山好乘凉,绿水青山带笑颜。林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林业基地及产业发展带动64万户群众受益,户均年增收千元以上。

  生态增绿、林业增效、群众增收,林长制改革让森林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为子孙后代积蓄了巨大的绿色能源,成为真正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记者 包志强)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