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9日18时许,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张家坪村三组村民袁国柱,将自己的爱车熟练地开到离家几百米的村路旁边充电站,插上充电枪,点击触屏操作界面,选择支付方式,“嘀”一声,车辆成功充上电,全程不到1分钟。
“现在直接将车停在村路边的充电站补电,步行3分钟到家,既节约时间又方便。”袁国柱说,“往年要到浠水县城充一个半小时的电再回家,既耽误休息,又很麻烦。”
在广东中山市务工、尚在老家休息的丁司垱镇六安祖社区居民卢丙荣说:“往年过年回来总‘提心吊胆’,怕电不够用,且要到镇供电所去充,遇到别人充电,还要排队等。现在一是离我家只有200米路边有充电桩,镇上交通综合服务站也有充电桩,今年过年开车走亲戚、逛街购物‘充电自由’,不再为充电发愁,这既节省时间,又不耽误做其他事。”
负责团陂城乡客运综合服务站运营的浠水团陂城乡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向荣说:“站内建有充电桩,既能满足公交车辆充电,又可以空闲时对外充电,不仅方便了其他车主,而且增加了综合收入、弥补了亏损。”
新年伊始,登山寓意步步高升。巴河镇刘家墩村六组村民刘志利带着家人开着新能源车到斗方山登山观景,他开心地说:“去年我们爬完山回家时电差点不够,今年斗方山脚下的白莲镇长岭岗村路边的长岭渔乐馆综合服务站建了充电站,我们游完斗方山下来后,一边给车辆充电,一边在渔乐馆吃饭休息,再不像以往一样提心吊胆了。”
浠水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余立志说,全县已配套建设充电桩农村客货运场站3台、“四好农村路”沿线44台,充电网络基本形成。
里程焦虑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部分偏僻农村地区,充电桩更是一桩难求。2024年,湖北省结合全省已建成农村公路超27万公里和新能源车迅猛发展的实际,将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湖北省2024年十大民生项目之一,即在全省实施农村充电设施“村村通”工程,缓解新能源车主充电难的烦恼。
湖北省各地交通公路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充分利用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沿线的公路驿站配套建设充电设施,最大限度发挥现在交通综合服务站、公路驿站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方便新能源车主安心出行。到2024年底,湖北省已有7252个行政村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主要建在经济强村、人口大村、交通节点村、旅游名村等地,形成了省域内“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服务半径的充电服务圈。
春节长假,湖北省自驾出行人数猛增,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增加,并通过充电量直接反映出来。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月28日至2月4日,湖北省国网充电桩充电量达到1783.72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07%,充电次数相比日常平均次数大为增长,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出得了城、进得了村、回得了家”农村充电网络的完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潘庆芳、毛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