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淅川: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河南淅川: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19 13:31

  今年以来,淅川县委提出的“双九战略”为重点,以建设“文化淅川”、实施“文旅兴县”为目标,有效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推出文旅资源活化利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举措,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演艺形式,全方位组织开展巡展巡演宣传活动,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淅川大地根植沃土,广为传播。

  奏响文艺节目“三部曲”实现节目创作多样化

  组织县内专兼职创作人员,创作贴近新时代、弘扬正能量、讴歌当代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的情景剧《美容师》、锣鼓曲表演唱《光荣花》、舞蹈《金山银山看看淅川》《红石榴》《不忘初心》、音乐快板《淅川好人颂》《雷锋永远都年轻》《精准扶贫富淅川》《三面红旗迎风展》、戏歌《清廉颂》、小品《伍万元》、名家名段《欢欢喜喜奔小康》、鼓儿哼《新号令》、大型舞蹈《魂》《走进渠首村》等戏曲文艺节目,恢复排演了曲剧古装戏《莲花庵》《王宝钏》、曲剧现代戏《母子情》、越调小戏《喜临门》。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激发和调动文艺工作者参与创作积极性。

  广开作品来源渠道,年引借外地成熟节目10个以上,聘请河南省著名导演、作曲,完成现代豫剧《春芽》及经典历史名剧《六尺巷》排演工作。移植改编小现代戏《分妈》、情景剧《夜捕蟑螂》、豫剧小戏《看孙孙》《天价彩礼》、曲剧古装戏《飞贼陈阿尖》《窦娥冤》《一鸟九命》《哑女告状》《麻风女》《玉婵梦》、越调古装戏《秦英征西》《诸葛亮吊孝》《双令牌》《火焚绣楼》。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克服无创作、编导、经费等多重困扰,有效利用京淅对口协作平台,聘请省内外知名文艺创作人员,创作了南水北调移民情景剧《丹江夜雨》、水质保护现代戏《丹水清清》。同时,以情景剧《丹江夜雨》为基础,延续创作打造一台融“大移民奉献篇”、“保水质贡献篇”、“新成就展示篇”在内的精品舞台艺术节目。

  立足文化活动“三到位”实现宣传服务特色化

  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组织举办地方行业歌曲展演、青年歌手大赛、戏迷擂台赛、广场舞蹈大赛、民间艺术大赛、群众合唱大赛等各类大型文化文艺活动,精心打造了渠首欢歌广场文化活动、民间艺术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美食文化节、赏花节、石榴节、莲藕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各具特色的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坚持把文化艺术与“星旗同创”、文旅融合、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常态化组织进广场、进社区、进村组、进景区巡展巡演活动,组建文化艺术志愿服务队,与民间文艺团队结对帮扶,进行“点对点”辅导。大力扶持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文艺团队、村级文艺表演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施“点单服务”机制,2个专业表演团体和28个民间文艺团体“询单”“点单”,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制单”“接单”,有效利用乡村两级文化广场,开展经常性文体娱乐活动,做到乡乡参与、村村参与、全民参与,让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配合“弘扬移民精神深化京淅协作”宣传活动,参演的现代豫剧《丹江夜雨》,曾先后两次进京,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昌平区巡回演出。配合全县移民精神巡回宣讲活动,参演的《丹江夜雨》曾两次进省直机关、一次进省高校巡回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配合北京世园会淅川主题日活动,组织“淅川之歌”文艺演出、淅川版画及精品文物图片专题展览。配合南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成功举办了“魅力淅川诗画丹江”专场展演。

  念好文化资源“三字经”实现保护利用品牌化

  积极挖掘香严寺“三绝一宝”、荆紫关古建筑艺术、商贸文化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录制宣传小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云上淅川等媒体进行宣传。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丹江库区抢救性发掘工作,共出土文物5万多件,修复整理4.5万件。下王岗遗址、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楚墓入选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的《淅川下王岗》入选河南百年考古重要考古报告终评名单。首次举办全国文物高峰论坛,来自全国8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在淅川,对文物考古发表言论,真正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

  有效利用地方报刊开辟非遗专版,并由县电视台录制专题节目,不定期在《走读大渠首》栏目播放。央视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曾莅临淅川采访调研“淅川锣鼓曲”、“丹江号子”、“蛤蟆嗡”等民间传统艺术,并以《秀美丹江,古韵飘香》为题在央视四套播出,淅川民歌《陪郎》、《大对花》曾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青歌赛,进入原生态唱法总决赛,荣获优秀奖。淅川版画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拥有30余人的社会作者群,是河南省南阳市仅有的一个版画创作群体。淅川版画曾先后4次参加国内、国际藏书票艺术展,连续四年与世界欧、亚、美、澳四大洲24个国家进行交流展销,共有14幅作品在国际类版画专业刊物《藏书票之友》发表。近年来,淅川版画先后在南阳、郑州、鹤壁三市巡展,配合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暨淅川县第一届石榴节开幕式、第七届中国·徐州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参展,有效提升了淅川版画的社会影响力。

  积极做好美食+文化、文化+旅游文章,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通过图文、影像记录等方式,创新利用传统戏曲、舞台演绎等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介。完成荆紫关“八大件”舞台节目及“响盘”创作排练、交流展演,丹江鱼节目剧本创作排练工作。强化以反映楚文化、商圣文化、调水文化、移民文化等“淅”字为代表的文创产品研发开发,依托国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馆藏文物、文保单位和历史遗迹等,主动结合社会企业团体,推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丝毯、银工艺品、文物衍生品、版画衍生品、碳工艺品、陶瓷工艺品、柳编艺术品、文化衫、文化帽、烙画等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有效开辟文化旅游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 通讯员衡建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