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鹰城良种探访③丨张良黄姜 认证农业“国字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鹰城良种探访③丨张良黄姜 认证农业“国字号”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2022-06-23 09:2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又到炎炎夏日,祛暑开胃的姜茶必不可少。可你知道吗,鲁山县张良镇生产的黄姜,有“姜中之王”的美誉,自汉朝起便为历代宫廷贡品,闻名天下。

  6月15日,记者来到张良镇蔬菜种植基地,只见30多厘米高的姜苗郁郁葱葱,间隔几垄便有一行玉米,上面是一张黑色遮阳网。“张良姜喜阴凉,套种玉米就是为了遮阳。”41岁的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飞飞说。

  张良姜因产自张良镇沙河南岸而得名,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土质为淤积而成的褐黏土,富含硒、锌、铁、镁等各类矿物元素。独特的土质、灌溉水源和栽培方式使张良姜形成了色泽深黄、辛辣芳香、气浓味长、质实丝多、百煮不烂、久贮不腐等特点,2010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我们对姜种要求非常严格,要选没有任何病虫害的姜,保存在姜窖里,次年经过晒姜、催芽、打垄等程序,在清明和谷雨之间播种,于下霜前收获,每亩地需要姜种500斤。”杜飞飞介绍。

  除了选良种,张良姜还对土地要求苛刻,隔两年需要换一茬新地种植,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恢复土地肥力,从而保证姜的品质。杜飞飞说:“由于张良姜个头小,每亩地最多收获七八千斤,但由于价格比普通生姜贵三四倍,每亩地利润能达一万元左右。”

  杜飞飞夫妇原在安徽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杜飞飞思乡心切,2015年毅然回到老家张良镇,成立了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姜种植。几年来,为了扩大产业种植规模,他辗转奔波,与科研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积累完善种植技术。

  小两口还把成熟的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群众,带动种植户70余家,面积达两千余亩,涉及周边三个乡镇,不仅带动了五百余人就业,还打造出了张良镇黄姜产业链。2017年,为了张良姜产业发展和品牌提升,他整合资源成立了鲁山县飞健农业有限公司,组建张良姜产品研发团队,不断提高传统种植亩产,每亩效益提升两千多元。

  近年来,在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鲁山县飞健农业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的引领下,当地不断驯化、引进新品种、改进传统种植技术、引进绿色发展理念等,张良姜的产量、种植面积、品质等逐年攀升,2022年全县种植面积4000余亩。

  如今,合作社在鲁山县的支持下,建成生姜大型储藏窖5座,年储藏量两千余吨,形成了集育种、催芽、种植技术管理、土地拖管、窖藏、清洗和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成了张良镇的支柱产业。2020年7月,张良姜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姜认证。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