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周前,在2025贵商发展大会暨粤企入黔产业合作对接会上,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与福泉市签署合作协议,将新增投资59亿元,建设“矿化材一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企业接连用真金白银加码项目投资,背后的信心从何而来?
“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一则好消息传来: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总产值突破680亿元,正稳步向千亿级园区迈进。
11月10日,记者走进产业园区,目之所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
2021年,盛屯矿业进驻福泉市,投资32亿元建设三元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基地。2024年,该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带动就业1000余人,预计今年产值达45亿元。
此次新增投资布局的“矿化材一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既能以三元材料突破“卡脖子”的高性能材料技术,又能以磷酸铁锂产业为相关产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贵州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让广大投资者在贵州备受尊重、备受关怀。”深圳盛屯集团董事长陈东坦言,“富矿精开”战略开启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投资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黔南州作为全省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一核两区”布局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已探明25.08亿吨磷矿资源做文章,正在打造“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全国最为重要的磷系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项目不等人,发展不等人。2021年以来,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已集聚40多个新能源项目,形成从磷矿到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这也为集聚更多优质资源带来助益。
在瓮安,总投资220亿元的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再次刷新项目建设的“黔南速度”:瓮福黄磷项目主体提前46天封顶,江山草甘膦项目提前30天封顶。
据了解,该项目是我省当前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落地单个体量最大项目,从建设伊始就承载着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深切期许。
为了加速项目建设,瓮安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企双方协调会议机制;政企多方主要领导轮流主持召开月度高层会议,分管领导每周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保障项目稳步推进。
甚至连一条铁路也在为企业“量身改造”。项目不远处,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天文站正在施工建设,该站点原设计运能为65万吨/年,为保障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等项目350万吨/年物流运输需求,现按照380万吨/年运能进行扩能改造,扩能后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投资空间不是一个固化的量,而是能在不断发展中拓展出新的维度。
“通过强强联合,我们各取所长、补齐所短,在前期项目推进中不断增强信任度,于是在延链补链上又催生了新的合作。”贵州瓮福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润林介绍,项目是磷化工行业少有的工业4.0智慧化工产业园,通过先进技术耦合,将有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在瓮福蓝天公司的实验室里,为攻克氟回收率50%的瓶颈,研究人员正在着手突破一项新工艺,借鉴“萤石法”构思出一条新路径,如今这个想法已进入实验阶段,有望带来新的突破。
从2007年至今,公司的核心产品无水氟化氢迭代到了第七代,连续15年保持产量递增,连续5年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展望未来,瓮福蓝天公司总工程师张楠和他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二次创业”,向下游更高端的领域进军。
从单个项目落地,到产业链集群发展;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完善物流网络,黔南正铆足干劲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证明,只有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拼速度、拼产出才有底气和后劲。
展望“十五五”,黔南州将以“富矿精开”为重要抓手,在育产业、强企业、建平台、推项目、优服务、保安全、强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这里,企业投下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对未来的信心。(记者 刘蓝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