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丨走进贵州黎平肇兴 感受古风新韵侗寨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贵州黎平肇兴 感受古风新韵侗寨情

来源:新华网2025-03-18 16:24

  新华网贵阳3月18日电(周远钢)赏传统古建筑、听侗族大歌、品侗家美食、体验传统民俗……要感受多彩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侗乡第一寨”之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鼓楼文化艺术之乡”……肇兴侗寨还有着众多名头。走进寨子,就如同进入一幅多彩的画卷。

  在观景台上俯瞰,侗寨四面环山,寨中建筑多为青瓦吊脚木楼,鳞次栉比,疏密有致,小河从寨中蜿蜒流过。进入寨中,寨门口的一块石碑上,“千年侗寨醉美肇兴”八个大字生动诠释着侗寨的魅力。寨中歌坪、禾晾、谷仓、瓢井布局合理,鼓楼、花桥、戏台古朴宁静。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鼓楼是侗寨标志性的建筑,肇兴侗寨有五座鼓楼,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大房族,家族里最重要的事情都要在鼓楼下进行商议。”肇兴侗寨导游吴金梅介绍,鼓楼是当地村民“集众议事”“踩堂祭祖”“迎宾送客”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花桥’即风雨桥,是渡河使用的工具,也是一个恋爱的场所,我们叫‘行歌坐月’,女孩子唱着情歌,男孩子弹着牛腿琴,互相交流,以歌传情。”吴金梅说,如今,这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建筑成了人们探寻民族文化的窗口。

  “饭养身,歌养心。”在肇兴侗寨,侗家人用歌声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友谊。侗族大歌以模仿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为主要特色,被称作“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肇兴侗寨还有着浓厚的民间节庆文化氛围,侗族大歌赛、侗年巡游活动等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感受侗寨的独特魅力。

  距贵广高铁从江站仅5公里,黎平机场和厦蓉高速公路、三黎高速公路等快速连通景区……依托“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和“黔中三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优势,肇兴侗寨成了众多游客的旅行首选地。

  作为4A级景区,肇兴侗寨以完善的设施迎接着四海宾朋。时下,当地因地制宜培育文化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加强运营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游客提供暖心服务,让这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千年侗寨走上发展新路。

  行走在肇兴侗寨的街巷中,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拍照留影;街边小店内,精美的侗族刺绣、银饰,吸引游客驻足;在肇兴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游客能亲自体验蜡染、靛染等非遗技艺;侗家腌鱼、油茶、三色糯米饭、牛瘪等特色美食,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近年来,当地加大村寨建筑空间和房屋风貌保护,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组建侗族大歌队和侗戏班,将谷雨节、芦笙节、侗年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产品。目前,肇兴侗寨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4家,入驻文创产品销售企业38家,发展酒店、民宿、餐饮饭店433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

  黎平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擦亮肇兴侗寨旅游名片,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花桥下流水潺潺,灯火与夜空交映,夜色中肇兴侗寨别具韵味。

  “千年侗寨接高朋,醉美肇兴迎远客……”每当暮色降临,灯光亮起,在文艺演出的欢迎词中,侗寨歌舞表演场又一次燃起篝火,悠扬的歌声、精彩的民俗表演、游客与村民手拉手围着火堆起舞,共同演绎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动人乐章。

  数据显示,肇兴侗寨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3.4%,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游客37.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增长63.8%,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

  •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