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贺岁 文化盛宴庆蛇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非遗”贺岁 文化盛宴庆蛇年

来源:贵州日报2025-01-29 15:01


“非遗”贺岁 文化盛宴庆蛇年

黄果树旅游区新春活动现场。黄果树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2025年的春节,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贵州各地精心策划了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与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线上、线下轮番上演,让传统佳节更具文化韵味。

   1月28日,除夕上午10:30,2025年“福满黔地艺术迎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春节展播活动准时在线上与大众见面。“昔日梁鸿配孟光,今朝仙女会襄王。”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带来的《龙凤呈祥》取材于《三国演义》,是戏曲舞台上历经百年不衰的“三国戏”之一。这部作品经过一代又一代京剧大师、名家的雕琢,每个人物都极具戏剧性,唱念做打各有看点,传递出吉祥美好的寓意。

  此次展播从28日(除夕)至2月12日(元宵),每天早上10:30推出《脊梁》《无字丰碑》《奢香夫人》《王宝钏》《梦回敦煌》等16部省内外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当春节遇上非遗,贵州的年味儿愈发浓郁。线下各类民俗表演同样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无尽的欢乐与祝福。

  连日来,在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威风凛凛的锣鼓表演中,鼓手们激情四溢,敲出新春的欢快节奏;灵动的舞龙舞狮表演里,演员们身手矫健,将龙与狮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舞者们舞步轻盈,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表演就是传承。丹寨春节演出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民族民间文艺盛宴,是我们展示丹寨非遗和乡村振兴成果的艺术舞台。过年,过的就是人气和热闹。”丹寨春节演出总导演陈玉佳说,“我们将内容丰富的非遗项目搬上舞台,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近距离为广大市民展现‘非遗’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台上演员演得精彩,台下观众看得开心,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今年演出节目比以往更加丰富,不但有歌舞表演、语言类节目,还特别增加了接地气的民间文化表演,据说从初三开始还有‘唱响新春声动丹寨’流行歌曲大赛,我可得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丹寨人彭雪滢兴奋地说。

  春节期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推出以蛇文化和蛇科动物科普为主题的生肖贺岁展“巳蛇贺春”。该展览以中国传统蛇文化为脉络,采用故事叙述手法介绍相关蛇文化知识,突出蛇在传统文化中招财纳福的象征意义。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来自社会各界创作者以蛇文化为元素创作的72件艺术作品,为观众送上新春祝福。贵州省博物馆也充满新春氛围,正举办《聊赠一枝春——贵州省博物馆馆藏花鸟画展》《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等展览,令人心生向往。

  走进安顺市云峰屯堡,一片红火景象。景区工作人员早已挂起灯笼,贴上“福”字,等待游客前来。“屯堡人家过大年”系列活动将在云峰屯堡开展,从初一至初七,屯堡文化主题盛装游、地戏、花灯表演、“抬汪公”等民俗体验活动应有尽有。此外,六盘水“长角传情文化传承”箐苗跳花节、毕节市2025“非遗贺新春 文化传万家”系列活动、铜仁市“龙灯闹元宵铜仁过大年”系列活动、黔南都匀“剑江欢乐游”新春系列活动、遵义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围炉冬歌”热火艺术季等也正陆续开展,为当地群众和游客送上丰富的文艺大餐。

  游客张玲说:“今年我们一家人1月22号就从广州出发,自驾到贵州走亲戚过大年,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特别是非遗类文艺节目让人难忘。贵州年味十足!”

  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一场场热闹的惠民活动带着地气、冒着热气、聚着人气,为新春佳节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的春节生活因文化滋养而更加丰富多彩。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