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 屯堡印迹之入黔记|经略贵州开发西南,直把他乡作故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 屯堡印迹之入黔记|经略贵州开发西南,直把他乡作故乡

来源:天眼新闻2024-12-20 20:27

  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迹”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明初,遂行“北守南进”“调北征南”的国家战略。明太祖朱元璋一纸政令,傅友德、沐英等率30万大军挥师南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揭开了贵州屯田练兵、建立行省的序幕。

  经略贵州以平云南

  位于安顺市北门外的马桑坡,是梅氏入黔始祖梅忠随明朝征南大军攻克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时军队扎营的地方,后来成了梅家祖坟茔地。

  贵州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是安顺梅氏的第二十一代后人。他介绍说,据《梅氏宗谱》记载,入黔始祖梅忠原籍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于明官校慰镇抚司。明洪武二年(1369)即在朱元璋麾下南征北战。明洪武十四年(1381),梅忠随调北征南的大军攻克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即奉命驻扎于城北马桑坡,从此落籍黔中。

  《梅氏宗谱》。梅培源供图

  明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为完成全国一统,先后七次派使劝降盘踞在西南的元梁王未果。次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夺取对西南的统治权。当时,盘踞西南一隅的云南,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隔着千山万水。连绵起伏的山脉逶迤延伸,如同天然的屏障,使明朝军队南下的路途极为险峻和不易。

  在《边缘与中心——历史格局下的屯堡文化研究》一书中,学者吴斌指出,“湖广地区在蒙元以后逐渐繁荣,从湖广经贵州入滇也逐渐成为当时的首选。”因而,作为西南腹地的贵州连接西南数省的“通道”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更加凸显。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下令兵分两路,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五万,由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趋乌撒(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沅州(今湖南省芷江自治县)趋贵州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普安(今贵州省盘州市)。

  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七星村的七星关古驿道,为明初大军经过之地。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在调北征南之初是通道和军事据点。在平定云南之后,则为控制西南尤其是云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明史记载,梁王败死、云南收复后,为长久控制云南,朱元璋命令整修通往西南各地的驿道,将西南诸省相互连接,贵州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展露,并在驿道沿线遍设卫所,有重兵驻扎。

  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之称的黔东南州镇远古城。张加林 摄(贵州图片库 发)

  征南战争以前,就设置了贵州卫、永宁卫、黄平所,置时俱隶四川都司。征南期间,设置了平越卫、普定卫(置时俱隶四川都司)、乌撒卫(置时隶云南都司)、贵州都司、毕节卫(置时即隶贵州都司)。征南以后,又广设卫所。经过调整,18卫及2直隶守御千户所隶贵州都司,“东六卫”始终隶湖广都司,终于洪武基本完成。

  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的福泉城墙,明初为平越卫重要军事设施。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分会副会长、安顺学院博物馆馆长吕燕平认为,屯堡文化为明代卫所军制下的产物。“明代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贵州地域的24个卫所,作为明王朝在贵州的军伍系统,建置兴废、治理变迁,军官选拔、考评、升迁、袭任,军事训练、征战参与,为其常态。”

  广置屯田开辟家园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鲍家屯后有靠山,前带流水,侧有护山,远有秀峰,住基宽坦,水口紧锁。每年春天,成片油菜花灿烂盛放,总是会吸引无数游人徜徉其中。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山水环抱中的鲍家屯。高智 摄(贵州图片库发)

  鲍氏入黔第二十一代后人鲍安凤介绍,鲍家屯是鲍氏入黔始祖鲍福宝为屯田驻守开辟的家园。《鲍氏族谱》记载,安顺鲍氏自明初入黔,始祖鲍福宝,原籍徽州府歙县新安卫棠樾村太和舍人,因“调北征南”入黔。为安置家小,擅堪與观风俗的鲍福宝于黔中得一邑,询其名曰杨柳湾簸箕凹,遂定居于此。 

  明初,都司卫所建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屯军的进驻。明代的卫所军制,以5600名军人为一卫,卫下设5个千户所,千户所下又设百户所,一般以百户所辖军人为驻军屯田单位,一边戍守,一边耕种,久而久之,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个“屯堡”村落。

  “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少三人”的安顺屯堡文化区最大自然村寨——九溪村。安顺日报社供图

  “征南”之外,明王朝又发动“调北填南”,令百姓从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移民就宽乡”。跨越山川的大规模迁徙,为贵州带来了大量生产力与屯守力量。屯堡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落地生根,胼手胝足,推动贵州开发。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

  已故屯堡文化研究专家范增如在《明代贵州卫所屯田比较谈》一文中指出,明洪武年间所置卫所,都在“调北征南”时南、北两路大军进军云南的路线上,亦即湖广、四川进入云南的孔道上。可以说,贵州广置卫所是征南战争的产物和延续,设置目的不外通道和“控夷”。

  屯田的分布,则与卫所分布呈密切相关。2021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屯堡考古调查,以府州、卫所遗存为“干”,以屯堡、墓葬等为“枝”,驿道、碑刻等为“叶”,主次分明地开展考古工作,这是贵州首次从考古的角度,对屯堡及相关遗存展开系统的调查工程。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闵凯介绍,考古队围绕“一线路”进行,主要围绕卫所分布展开,目前已完成贵阳市、安顺市各区县以及锦屏县、天柱县、黄平县、镇远县等地初步实地调查。

  手绘明代贵州卫所分布示意图。齐青杨 实习生 高园樱子绘

  “屯堡村落选址与卫所城址的选址有一定相似性,主要考虑水源、地形、平坝三个特征,以便于生活、屯种,一定程度考虑到了防御需求。”闵凯介绍,屯堡的分布格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黔中地区,即贵阳至安顺一带,屯堡围绕卫所呈片状密集分布,这得益于该地区中低山丘陵地带的河流和平坝较多,非常适合生活和屯种。而在黔东地区,如镇远卫等卫所,由于地形多为大山和峡谷,屯堡分布相对分散,穿插于周边州县,甚至延伸至湖广地区。

  落地生根开发贵州

  走进安顺屯堡村落,一屋一墙,一街一巷,令人仿佛置身于石头的世界。推门而入,隐藏在外表粗犷的石头房屋内,却是精雕细琢的木制雕花窗棂和门廊垂柱,隐约透露出江南的灵秀之气,是屯堡人垂眸可及的乡愁。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云峰八寨之——本寨。

  随着一幢幢带有江南印记的屋宇拔地而起,大批来自两江、中原地区的将士及眷属、农民、商贾、工匠,于千里以外的他乡落地生根,使贵州人口急剧增加。

  在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军看来,屯堡人在开发贵州的过程中,也在建构他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将祖籍地文化和生计方式原封不动地移植或复制过来,与生存环境一致的变异乃是必然的。“而屯堡的文化生态、生活方式(江淮地区农耕技术、手工业)在当时无疑是最先进的,自然让屯堡居民油然而生自豪感、优越感,并固守自己的文化认同。”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鲍家屯水利工程一景。潘宗义 摄(贵州图片库 发)

  作为农耕文明时代先进生产力地区而来的移民,屯堡人将引以为傲的水利智慧、牛耕技术及丰富的作物品种引入这片土地。被水利专家誉为“黔中小都江堰”的安顺鲍家屯古水利工程,黄平县内崇山峻岭间层层叠叠的梯田等屯堡人匠心独运的杰作,于每个四季轮转守护着“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至今仍引人赞叹。

  器物层面的因地制宜,是屯堡人生存繁衍的现实需要。儒家的字字珠玑,则让沿袭耕读传家的屯堡人,于日复一日的戍边生活中,铺就向上的阶梯的同时,更在心中筑起了一座价值的堡垒,维系着族群的文化认同。明王朝在贵州设有47处儒学,其中,卫所是贵州文教的集中地,带动了贵州科举的兴起。清著名学者莫友芝曾言:“黔自元上而五季皆士官世有,致汉唐郡县,几不可寻。英流鲜闻,安问风雅。逮有明开省增学,贡士设科。文献留诒,乃稍可述。”

  安顺文庙。

  自此,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重构,主导着屯堡人于悠长岁月中,步履从容、生生不息的生活。由此,也带来村落的聚集和人口的增长,为城市的兴建奠定了基础。

  今日贵阳城区俯瞰图。龚小勇  摄(贵州图片库 发)

  “明代卫所设置分布在驿道沿线,除贵州卫、贵州前卫及个别的卫、县同城外,其大多数卫所都是单独的,当时都不具备城市的条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祥光分析,卫所设置后,屯堡围绕卫所星罗棋布。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所变成为一方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到明末清初,在贵州所设的卫所几乎都发展成为城镇。“由此可见,卫所移民对贵州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至今仍生活在屯堡村落的屯堡人。

  “遥望江南三千里,家国情怀六百年。”宏观的国家战略背后,是芸芸众生的人间烟火。600年间,屯堡人以为国戍边崇高的自豪感、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悠远的乡愁,走过一轮又一轮四季更替,直把贵州作故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邓国超  张焱

  执行/李坤  黄蔚

  文/黄若佩

  图、视频/周梓颜 陈祖嘉 刘义鹏 周尧

  手绘/齐青杨 实习生 高园樱子

  海报设计/赵怡 王子琪

  部分素材来源/贵州省委宣传部

  编辑/刘立超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