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大方漆器的“守”与“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大方漆器的“守”与“变”

来源:天眼新闻2024-11-19 20:45

  【开栏语】

  滚滚长江,非遗无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悠久绵延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苗绣蜡染从深山走上世界舞台的多彩贵州,风情浓郁的蜀绣羌绣演绎巴蜀的多元、一方水土成就的景德镇瓷器是江西雅韵、笔墨纸砚是粉墙黛瓦里的安徽文脉……这些非遗瑰宝,凝聚着先辈千年的智慧与技艺,架起了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即日起,“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非遗篇——长江流域的非遗瑰宝”,细嗅市井烟火香,聆听非遗岁月长。在这场漫溯时光的非遗盛宴中,讲述长江非遗故事,领略多彩文化之美。

  奢香故里,乌蒙腹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在有着“中国漆器之乡”美誉的大方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正生于此、长于此。

  以漆为名,传工匠巧思与技艺;以器为系,承世代情怀与记忆。走进大方,走近漆器,聆听来自贵州彝族的千年佳音。

  大方漆器产品

  循史

  上午十点,位于大方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内,一位瘦削但挺拔的男子正伏案描金填彩,他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近看,放置于木架上的各式器皿以黑、红、黄色为主调,漆色润泽生辉,极具民族特色和贵州风情的配色图案碰撞迸发出独特魅力,轻触其面,仿佛能感触手艺人饱含的情怀和心意。

  高光友正伏案制作大方漆器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已有近2000年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东汉年间,制作工艺到明朝时成熟,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向朝廷进贡的‘方物’中,就有漆器珍品。其发展在清代达到顶峰,《乾隆通志》有记‘黔之革器以大定为最佳’,‘大定’就是‘大方’。”高光友说。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大方皮胎漆器获“银质奖章”,自此与仁怀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为“贵州三宝”。

  1958年,国营大方县漆器厂成立,引进了台花、印锦、赤宝砂、薄涂彩绘、嵌蛋壳、台花着色等品种,除传统产品外,新增产品达200多种,产品实用而又美观大方,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等地。

  2010年9月30日,大方漆器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大方“中国漆器之乡”的荣誉称号。

  一个个荣誉挂满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

  “大方漆器与别地的漆器相比有两大亮点,一是我们用特殊技巧处理牛羊等动物的皮做胎,硬度和张力更佳,也更经久耐用;二是我们的漆器花纹设计融入了当地彝族文化,具有贵州本地的民族特色。”在高光友看来,大方漆器不仅饱含手艺人的创意与灵感,更承载着人们的民族记忆和情感,也正由于此,才让它得以长久传承与发展。

  守正

  今年60岁的高光友于1989年进入国营大方县漆器厂装饰车间学艺,师承中国漆艺家杨少先先生,是大方漆器第六代传承人。2013年,在相关部门扶持下,高光友集合了一批民间漆器艺人,成立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规模化开展漆器生产制作。除了生产,这里还定期举办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培训班。

  “大方漆器的制作有制漆、制胎、灰地、漆地、装饰五大步骤,其中又包含大量细节处理,像我手上这件定制漆器,就要经过六十多道工序,耗时6个月左右才能完成。”高光友拿起手中略大于头面的盆钵向记者介绍。

  高光友制作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所用漆来源于漆树。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疏松,为漆树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县内各地均有漆树分布。同时,这里的漆树所产生漆漆酚含量可达70%以上,漆酶活性大,品质优良。

  “俗话说,‘行百里割千刀才能得到一斤漆’,漆来之不易。”高光友解释,割出的生漆还需熬煮成熟漆,“熬煮的温度、时间也颇为讲究,稍有不慎就全部报废。”

  制胎则是制作器皿的外形。“以皮胎技艺为例,我们将优质干黄牛皮泡开后覆盖在器皿上展平,用小钉固牢,放在房子通风的环境自然风干成型。”

  高光友展示大方皮胎漆器制作

  “似石非石”的黄土打成粉末,经过高温蒸再打碎,即为灰,用生漆、黄灰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浆糊状漆泥上灰地,静置干燥,细细打磨后重复数次。

  再用生漆反复髹涂,每一道等待干燥后打磨称为“漆地”,根据制作的产品不同髹涂次数也有不同。

  在装饰环节,手艺人们通过隐花、描金、嵌花、填彩等手法为器皿添加光彩。最后,用专门的面漆反复擦拭漆器推光。

  大方漆器描金

  “要做好一件漆器,每个步骤都需要手艺人沉下心,就连大部分工具都由我们亲手制作。”经过数十道工序和至少几个月的制作,一件凝聚着手艺人心血与情感的漆器才得以面世。

  创新

  受父亲影响,高光友之子高俊、高焱两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也选择传承技艺,并进入公司分别在管理和设计两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何让这项技艺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跟随潮流发展?面对日益变化、进步的社会,两位85后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高俊通过手绘屏绘画设计

  在漆艺学习中,学三年、做三年、帮三年,才算基本出师。先后有过2000多人次前来学习技艺,但由于漆的特殊性和个人情况差异,最终以此为生的仅几人。“由于大方漆器制作目前仍基本依靠人工,我们面临着缺乏人才、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难题。通过校企联动,我们和贵州师范大学、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探索机械代替部分人工环节的可能性。”高俊说。

  “我们也在尝试融合老的传统和新的文化,开发兼具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适应于当代的文创产品,让市场更为广阔、产品深入群众。”高焱说。

  高焱与父亲交流漆器髹饰技艺

  高光友认为,设计和工具的革新是必不可挡的趋势,“跟得上时代、跟得上群众的东西才能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并长久存续。”

  面对日益兴起的庞大旅游市场,大方漆器改进产品造型、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小件工艺品、纪念品,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方漆器产品已发展到生产各种杯、盘、碗、罐、盒、瓶、壶、屏风、家具、玩具、漆画等。

  大方漆器文创产品

  “大方漆器已经走过了千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在新时代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与创新,让大方漆器走得更远,走上更大的舞台。”高光友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王璐瑶

  策划/刘丹 覃淋

  图文/视频周睿聂建云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庞博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