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贵州山居|这是贵州125.8万座群山之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贵州山居|这是贵州125.8万座群山之约!

来源:当代先锋网2024-09-29 18:21

  9月26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举办。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式发布《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及《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指南》,并宣布了首批14座世界旅游名山。贵州梵净山、瑞士少女峰、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等一同入选。

图片1.png

  梵净山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贵州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8%。峰林、瀑布、溶洞、峡谷、天坑等景观比比皆是,占比位居全国第一。

  梵净山入选世界旅游名山,肯定了贵州山地王国的“魅”与“美”,再度打开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新视界。

图片2.png

  兴义万峰林 陈剑平摄

  山地文化,是贵州最亮眼的风景线

  山峦起伏,河流蜿蜒,孕育了山民的生命之诗,谱出山民的心灵之歌。

  贵州高原西部,乌蒙山、大娄山如两条巨龙,载着毕节、六盘水两颗明珠,共同勾勒出贵州人文的悠远轮廓。从贵阳、安顺一带远接遵义的丘陵山川,讲述着山地交融、沉积的故事。黔中文脉,汇聚出一处处人文洞天。

图片3.png

  乌蒙大草原云海苍茫 聂康摄

  自古以来,贵州人靠山吃山,更懂得吃山养山,尊重每一寸土地,找到了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

  而山地,也向人们回馈了无尽的生存所需。从被称为“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地道中药材,到产自于真山真水、好山好水的贵州绿色农产品;从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口碑不断被认可的贵州茶,到香飘世界的酱香白酒;从日益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到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游客把贵州作为避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无不深刻印证着贵州的秀美山川和良好生态,揭示着贵州人与山地的紧密联系。

图片4.png

  每年春天,都匀市毛尖镇螺蛳壳茶山,当地茶农都会抢采春茶。徐健 摄

  山地运动,是贵州最出色的探索

  当群山被桥梁连接,横空飞贯的道路,成为户外玩家的大本营。

  主跨径1088米的坝陵河大桥所跨越的峡谷里,时时传来风的回响。从桥上一跃而下低空跳伞运动,是勇敢者们的极限挑战。“桥旅融合”的奇思妙想,将贵州特有的自然地理基础,转化为现代山地运动与极限运动的新思路。

图片5.png

  运动员在坝陵河大桥上准备起跳。图源:掌上安顺

  作为中国唯一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永久举办地的兴义,已成功举办6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

  行走万峰林,每一步都踏着亿万年的地质史诗。如今的万峰林,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更吸引着无数寻觅自然之美、追寻诗与远方的旅人和广大跑步爱好者们前来,在万峰林山水田园间享受跑步、享受美食,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深度融合。

图片6.png

  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拍摄的海百合化石。叶顺强 摄

  在安顺格凸河畔,攀岩于险峻的岩壁,每一次向上都是对自我的超越。碧绿的格凸河波澜不惊,幽深的洞道在地下绵延,连接起著名的“苗厅”,吸引无数户外玩家走进这里,感受自然的力量。

  而贵州的美,不止于它们。更有“璀璨绿宝石”荔波小七孔、“冠绝华夏”的赤水丹霞景观、“地下艺术宝库”织金洞,被誉为“地球上美丽伤疤”的马岭河大峡谷……山地演绎着贵州一颦一动的美。

图片7.png

  马岭河峡谷以其深邃的峡谷、清澈的河流以及丰富的植被而著称。敖波 摄

  山地旅游,是贵州最精彩的一幕

  在贵州,群山为节点,河谷为经纬,编织出座座“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壮阔美景。

  “我很想在拍摄间隙睡上一觉,可在贵州,只要一眨眼的时间,就会错过太多精彩的景致。”这是国家地理探险家兼摄影师Ben Horton体验了贵州之旅后的感慨。

图片8.png

  从江高增美德侗寨 鲁彦勇摄

  作为中国地貌最为立体、多变、复杂的省份,贵州没有平原——西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以及中南部苗岭共同构成山地骨架,从海拔2900米至海拔147米,125.8万座山头在这巨大的落差中层叠交错,以文化、旅游、体育为代表的山地资源精彩碰撞,诞生出众多世界级的吸引物。

  从每年吸引众多外籍选手纷至沓来的户外运动赛事,到散落在山间的成百上千的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到惊艳世界的“村超”“村BA”,贵州山地吸引着万千游客奔赴而来,催生了独特的体育文化,成为贵州一张亮眼的世界级名片。

图片9.png

  “村超”现场

  每一步都是探索,每一眼都是风景。于群山之上,贵州山地的精彩故事远不止于此!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 王璐瑶

  周梓颜 胡岚 王霈民

  编辑 张婷 刘诗雅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