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桥梁建设的“贵州精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桥梁建设的“贵州精度”

来源:贵州日报2023-02-23 18:25

  初春时节,贵州德余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桥面系施工现场,工人们在起吊设备的辅助下,将重约70吨的横梁安装到距离水平面200米高的柱顶上,并达到毫米级安装精度。

  乌江特大桥是德余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1834米、主桥50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几个月前,大桥主拱合龙时,项目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采用系列先进工艺和设备,将拱肋合龙段误差控制在了2毫米内。

  有着“世界桥梁博物馆”美誉的贵州目前在建和已建桥梁近3万座,世界高桥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是世界级高桥最多的省份。

  “精度”始终是贯穿贵州桥梁的关键词。近年来,贵州通过科技创新、BIM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等,不断提升桥梁设计、建造、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的生产和运营质效,以桥梁建设跨越式发展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技术攻关确保桥梁建设精度

  今年1月,平罗高速大小井特大桥再添殊荣,获得2022—2023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作为平罗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大小井特大桥是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大桥拱座施工现场地形陡峭、拱脚预埋件安装精度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实现塔架自动纠偏和索力自平衡;在施工工艺上,大小井特大桥全桥58个吊装节段,节段最大净吊重达160吨,上百吨重的节段被一节一节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确移动到指定位置拼接起来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

  去年底通车的大发渠特大桥主桥桥面到河面高度约281米,同样作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传统的节段吊装工艺并不适合大桥所在位置的地理条件。为克服地形限制,确保安装精度项目技术人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自主研发出整套单塔缆索吊系统。

  这套系统包括“单塔缆索吊装+大吨位锚固横移索鞍装置吊装系统”,承载大发渠特大桥主拱圈、拱上立柱、钢盖梁、桥面及护栏等材料及构建的吊装,最大吊装重量为240吨,累计吊运物资近2万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贵州桥梁建设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更多,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开展系列技术攻关,用创新支撑起一座座大桥梁飞架山间,积累丰富的造桥经验。

  在“黄金十年”的公路建设大跨越发展进程中,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发布技术指南20部、地方标准7部、申请专利1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

  BIM技术贯穿桥梁建设全周期

  跨越乌江的金烽乌江大桥是贵州首座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施工的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主跨650米,两岸均采用重力式锚碇。建设过程中,为解决锚碇预应力管道和型钢支架“打架”的问题,技术人员创新运用了BIM技术提前定位。

  “将BIM技术应用到锚碇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管道定位的方法,就是在施工前把预应力管道进行空间模拟,检查有没有空间冲突的地方,以便及时优化型钢支架的位置和数量。”贵金高速公路第十标段项目有关负责人谢钦建说,仅通过这项技术,全桥两个锚碇加起来节约了近200吨型钢支架。

  2019年通车的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是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其16号主塔高达332米,相当于约110层的高楼,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

  当时,全国高速公路桥梁桥墩施工尚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当地复杂地理条件影响,3个超高主塔成为平塘特大桥施工的主要挑战。面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使用BIM管理系统,通过过程仿真模拟、施工进度仿真模拟、动态模拟控制等,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主塔及主梁建设。

  近年来,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BIM技术在贵州桥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设者基于BIM技术在桥梁设计、建造、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的应用,不断提升桥梁建设的生产和运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说,通过BIM技术,一些复杂的构造、枢纽、工艺等可通过模型直观演示,精准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

  让桥梁“建管养护”更智慧

  2月中旬以来,位于绥阳县境内的桐新高速黄鱼江大桥工程正加紧施工建设,建设者们在力争早日实现合龙。

  现场工人实名制登记系统、塔吊电梯施工中力学性能监控系统、施工现场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现场,通过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系统,利用系统自动分析,管理人员可在PC端及手机随时了解监测数据情况,如若出现报警,可第一时间知晓,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月13日,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在该桥前期开展的锚碇浇筑工作中,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贵州桥梁建设集团下属子公司桥梁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智能温控系统应用后,系统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层独立调节水泵,并根据砼内温度控制冷却水管的进水温度,解决了老旧温控设备笨重且难以快速周转安装的问题,同时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实时、分层独立进行温控,使浇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在坝陵河大桥,贵州高速集团中南交科公司自主研发的桥梁监控检测平台通过云端,实时掌握大桥目前的健康状况、车流情况、养护情况等信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快速进行反应处理。

  精度即科技,贵州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好桥、管好桥、养好桥。

  交通运输部《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贵州在桥梁、隧道等重要场景开展边缘计算、BIM+GIS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探索和应用,鼓励已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化改造,推动在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运行全要素感知、智能应急处置等方面取得突破。(记者 袁航)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