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日常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等问题,近年来,广西百色市着力构建筑巢安家、建章立制、搭台赋能三维管理体系,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实现流动党员异地有家、管理有序、作用有效,充分激发流动党员队伍活力。
建强流动党组织,为流动党员“筑巢安家”。结合百色籍流动党员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等珠三角城市的实际情况,依托百色市人民政府驻广州(深圳)办事处,成立百色市驻粤流动党员党工委,就近管理流动党员。从择优配强班子、调剂办公场所、落实活动经费、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确保党工委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按章办事。同时,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党支部”,将流动党员纳入线上管理。目前,全市在广州、深圳、东莞、南宁等流出党组织聚集地成立驻外党组织27个,4000多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动态管理。
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奔赴良好局面。建立流入地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3张责任义务清单,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提出双线联系、两地教育、多重关爱、多措引领等硬核措施。坚持流出地、驻外党组织各一名党员“1+1”联系1名流动党员制度,帮助解决流动党员户留守老人、儿童实际困难,驻外党组织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咨询帮扶等服务。坚持“线上+线下”教育模式,驻外党组织牵头抓好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流出地党组织依托市县党员教育微矩阵,利用微信群等建立“指尖课堂”1895个,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寄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日常教育学习,赴驻外党组织开展“党课开讲啦”等活动40多场次。
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流动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建立流动党员特长档案,组建“专业技能型”、“市场信息型”“招商引资型”等流动党员先锋队,广泛开展“流动党员助力家乡行”、“流动党员返乡创业”等行动,累计助推21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百色、搭桥两地开展产业技术合作12次、帮助1836名百色群众异地实现就业。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动,将素质好、能力强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储备人才培养和使用,全市先后吸纳1600多名流动党员进入村级干部队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郑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