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8日,以“文学的未来——新消费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为主题的文学对谈活动在南宁举行。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应松与读者共同探讨文学创作与阅读的当代价值。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广西文化名家工作室、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系“八桂书香周·2025”重点活动之一。对谈由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李约热担任主持,两位嘉宾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消费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创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写作者的任务就是不断阅读我们的时代,不断阅读当时的作品,不断阅读传统的经典作品,然后写出自己独特的作品来。”聂震宁分享了自己阅读与创作的体会,他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展现广西的民族风情、情感生活、地域特色,结合时代的变化创作了《暗河》《长乐》《书生行》等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
陈应松认为,“现在是商业化阅读泛滥的时代,阅读成了一件非常唾手可得的事,使大家对阅读慢慢失去兴趣。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的阅读开放也是非常大,没有这样的阅读,也就没有中国的文学。作家都是从阅读开始走向写作这条路。”
活动现场
读者排队等待聂震宁签名
聂震宁所著《书生行》写的是青年教师秦子岩为爱人回到家乡大山,与一群一流高校毕业的教师在沂山一中开启教学实验。特殊年代里,他们坚守爱的理念,虽岁月短暂,却成为学校高光时刻,深深印刻在学子记忆中。这本书展现了教育者的理想与坚守,描绘特殊时代下教育事业的热血篇章。
陈应松在签售新书《月亮粑的故乡》
《月亮粑的故乡》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出版的陈应松最新散文集。为读者呈现了深山老林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介绍了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美食怪味。
"八桂书香周”于2024年创办,2025年“八桂书香周”活动涵盖图书展销、文化沙龙、文创特区等多场活动,其间还将举办多场阅读推广活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