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湖春水歌潮涌 千叠霓虹八桂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一湖春水歌潮涌 千叠霓虹八桂风

来源:南宁日报2025-04-03 13:57

开幕式现场,各族同胞载歌载舞迎客来。 南宁日报记者叶子榕 摄

彩色小船满载广西水果与鲜花,完美还原东南亚特色传统水上交易场景。 南宁日报记者陈麒元 摄

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三月三”活动,与宇树机器人欢乐互动。 南宁日报记者叶子榕 摄

作为文化惠民活动之一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演出、参与互动。南宁日报记者 黄敬敏 摄

  民歌好手齐聚唱响“最强音”,时尚潮玩与传统文化精彩碰撞,尽享“吃、喝、玩、乐”嗨翻天!3月31日,“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民歌湖举行。

  今年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让文物活起来”“让民歌火起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新时代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全面融入人工智能元素,重点突出促消费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打响“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活动品牌,让“三月三”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破层出圈,齐心协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开幕式活动突破舞台限制沉浸式展演,分为《共唱·民族团结花盛开》《共舞·跨越山海情谊连》《共赴·逐梦前行向未来》三大单元,现场开设“有得花”鲜花市集、“有得买”综合市集、“有得睇”品牌快闪区、“有得食”水上市集、“有得耍”潮玩市集、“有得饮”新茶饮主题桥六大特色区域,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一场欢乐的民族文化盛宴。

  共唱民族团结花盛开

  “嘿,桃花花开三月三咧,嘿嘹嘹啰……”当天上午,“新刘三姐”陈慧与“阿牛哥”王良以《“三月三”迎客歌》拉开了活动大幕。

  限定版“三月三”水上舞台在开幕式上精彩亮相。舞台设计以民族为脉,以广西喀斯特地貌与丰富的水系为灵感,舞台采用流线型山水装置,模拟层峦叠嶂与碧波荡漾的意境,以三层景别叠加的形式,将东盟商务区摩天大厦、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建筑群、民歌湖水岸湖景融为一体。

  首届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在限定版“三月三”水上舞台启动,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苗族寨歌《对歌对到日落坡》、江南小调《采红菱》、草原牧歌《苹果香》、广西经典民歌代表作《赶圩归来啊哩哩》,点燃全场热情,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摇摆、歌唱。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村歌队,为观众带来近2小时的“四季村歌”全国歌队专场惠民演出。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西三月三与文化和旅游部“四季村歌”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品牌提升与资源赋能,开幕式采用沉浸式展演,突破传统舞台限制,以“山水为幕、城市为景”全方位展现广西自然风光与现代都市的和谐之美。

  走进民歌广场的鲜花市集,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大剧院等顶级中央院团的艺术家联合广西本地杰出歌手,演绎以“花”为主题的《又是一年三月三》《采茶歌》《你笑起来真好看》《一路生花》4首潮改民歌串烧,营造开幕式喜庆、热烈的歌圩氛围。

  “广西民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既有古老又有现代特点,旋律朗朗上口、便于广泛传唱,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在开幕式上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国家大剧院青年歌唱家王凯表示,希望更多朋友来到广西,体验广西的美丽风景、美好歌声,共度“三月三”。

  来自广西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民族艺术系的大二学生许宜曦在开幕式上与同学一起吹芦笙,为多个“四季村歌”节目伴奏,他告诉记者:“开幕式的活动精彩盛大、十分热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在这里相遇,欢庆‘三月三’,感觉特别好。”

  共舞跨越山海情谊连

  机器人身穿壮锦马甲跳“科目三”、AI人形机器人与“广西歌王”对唱山歌、陆仙人等知名模特演绎民族时尚秀……“共唱”结束后,紧接着呈现的单元以“共舞”为主题,寓意着不同文化、不同元素之间的交织与融合,如同跨越山海的情谊,紧密相连。现场汇聚青春潮玩项目、非遗活动巡演、东南亚风情水上市集,以共舞互动形式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时尚潮玩与传统文化精彩碰撞的欢乐嘉年华。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同款宇树机器人来到民歌湖,它们脱下大花棉袄,穿上壮锦马甲和裤筒,携手广西街舞少年伴着节奏强烈的音乐跳起“广西科目三”。机器人舞步灵动,少年火力全开,“超萌”的小砂糖橘玩偶也一起共舞,科技与街舞的碰撞,未来与潮流的交融,满满的科幻既视感,燃爆全场,让观众赞叹不已。街舞少年李明朗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与机器人共舞,看到我们与机器人的表演带给大家欢乐,我感觉非常开心!”

  在活动另一边,AI人形机器人“刘三姐”与“广西歌王”对唱山歌起来毫不逊色,赢得观众的连连喝彩,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没想到机器人也能唱出这么押韵的山歌,真是太神奇了!”“广西歌王”蒋成在这场对歌中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魅力。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实施经理唐龙表示,这款机器人“刘三姐”搭载了公司自研的硬件集成和智能算法,他们期待将更多的广西文化特点、亮点,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其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一场别具一格的民族时尚秀在民歌湖风雨桥上演。本次演出采用实景走秀的形式展示民族服装,服饰以民族元素为核心,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模特们在侗族风雨桥上演绎民族时尚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服饰艺术与潮流音乐结合的大秀。

  除了独具特色的服饰,陆仙人、王晓婷等知名模特的演绎,是这场民族时尚秀的另一大亮点,模特们踏着摇滚潮改版《把生命之光点燃》的音乐,展现出独一无二的民族时尚潮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欣赏了精彩民族时尚秀,观众在民歌湖水上市集沉浸式体验东南亚风情。20条彩色小船满载广西水果与鲜花在湖面荡漾,湖面周边布满用中国和东盟各国语言书写的“你好,三月三”特色展牌,完美地还原东南亚特色传统水上交易场景。“这里国际化氛围拉满,带我们体验了地道的东南亚水上交易场景,真是太过瘾啦!”市民钟欣欣与朋友不停地拍照打卡。

  壮族摇滚组合——木棉组合通过网络直播,联手全国“四季村歌”活动的桂林、柳州、崇左分会场,全国网红达人、国际友人和留学生,在“有得耍”潮玩市集一起嗨唱歌曲《呗侬情深》,观众一边听着歌曲,一边品广西新茶饮。

  民歌湖边的非遗集市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集市设立“茶语·茶食”“锦绣中华”“四大名陶”“东盟风情”“嗍粉盛宴”五大展区,涵盖茶艺品鉴、传统织锦、名陶展览、东盟手工艺及特色美食体验,全方位展现非遗技艺的当代生命力。“如今机械化生产方式已经引入壮锦的生产当中,使壮锦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能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日用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宾阳织锦技艺南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爱群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壮锦制品,通过融入时尚元素和现代生产技术,南宁的壮锦产业、文化产业都在蓬勃发展。

  共赴逐梦前行向未来

  广西三月三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庆典,更是一场四海宾朋的欢聚,让人们在相聚的热情和团结的向心力推动下,共赴美好未来,逐梦前行。开幕式上,最后的表演单元以“共赴”为核心理念,通过南北娃娃的温馨互动和水上潮流运动的激情展现等,共同续写友谊的新篇章。

  广西“小砂糖橘”和吉林“小雾凇”在开幕式上共续友谊,开启南北娃娃欢乐大联动,一起演唱水果主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儿童歌曲——《广西水果奇遇记+抱紧紧》。他们边唱边跳,互送礼物,传递着满满的友谊和祝福。小朋友们的友谊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情感,促进了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来自杭州的自媒体人林莉莉也身着民族服装来到民歌湖参加活动。“沉浸式的开幕活动尽显年轻和时尚气息,每个节目和互动活动都非常吸引人,多元文化的碰撞让‘三月三’这个节日更有魅力!”林莉莉说。

  在开幕式现场,原有的民歌湖七弦桥还化身新茶饮主题桥,桥头设置茉莉花束美陈,茉莉花枝攀满桥栏,文艺感满满。来这里,不仅能喝到好茶,还能感受广西新茶饮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当天举行的桨板、独竹漂等水上潮流运动不仅带来了视觉与感官的极致享受,更激发了人们对文旅融合的无限遐想。

  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各民族的友好交往都定格为“三月三”的一个个璀璨瞬间,让人感受到广西的山水、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团结的情谊。“‘在‘三月三’活动中,人们能看到各民族的丰富文化元素在此交织,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很好体现。”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员郑雅元表示。

  “‘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的盛大举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强化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对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范例。”广西社科院原院长陈立生说。

  南宁日报记者莫岚远吴潇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