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老友”情牵话南宁

来源:经济日报2025-03-24 16:02

  当邕江的雾气漫过青砖黛瓦,酸笋香把老巷轻轻唤醒,粉店师傅的铁勺敲得脆响,这是来自南宁的晨间问候——一碗老友粉的温度里,藏着半城烟火,满城肝胆。

  “邕”有老友,“邕”抱未来。从小吃老友粉长大的南宁人称男性朋友为“友仔”,女性朋友为“友女”。对南宁人而言,老友粉是生活日常,老友是对人的态度,这赋予了南宁热情包容忠厚的城市性格。

  “友”字酿进食物,“友”字种满绿荫,“友”字联通世界——花开花落,“老友味”在岁月里升腾,香遍南宁。

  酿进食物

  蒜末爆香,辣椒呛出红云,酸笋豆豉已在铁锅里跳起舞。随着骨汤俯冲而下,米粉滑入不过3秒,水汽蒸腾间完成一场味觉的爆破。南宁人管这叫“镬气”,像老友重逢时的心跳——热烈,直接。

  在中山路的一家人气老粉店,常有人端着碗蹲在墙边“哧溜”。目前,全国共有1500多家“老友味”的米粉店。当酸辣直冲天灵盖时,你会懂得南宁人为何把“友”字酿进食物——把大地山川的慷慨都化作对世间的热情相待。

  关于老友粉的由来,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之一是一位当地人偶感风寒,邻里知道后用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等食材,加上几片猪肉给他煮了一碗粉。他吃完这碗热气腾腾、饱含友情的米粉后顿感舒畅,连呼“老友来,老友来!”从此,这碗米粉便得名“老友粉”,让邕城有了一个酸辣滚烫的食韵符号。

  在漫长的岁月中,南宁的老友粉逐渐产生了共一、复记、舒记等品牌老店,用各自特色留住了食客:共一配料炒过再煮的“镬气”很足很上头;舒记猛火翻炒的蒜很香,浓浓的汤让人欲罢不能;复记的猪杂老友粉最能征服味蕾……

  在食客追捧下,老友粉成为中山路夜市、埌西夜市、农院路夜市的美味担当。从清晨一直延续到深夜,浓烈的“老友味”把南宁熏成了最晚入睡的城市。

  时代在变,“老友味”也被赋予了新的呈现方式。老友鱼、老友牛杂、老友田螺……“老友圈”逐渐扩大,丰富了味蕾,浓郁了城市味道。

  城市支持和老友热捧,让老友粉日益“出圈”,产业愈加壮大,发展成为“可以邮寄的乡愁”。

  在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每天有10余吨原料从中央厨房配送到全市各老友粉店。对工业化生产的老友粉来说,难的是“镬气”的留存。“我们引入智能生产线,按照30年以上炒粉师傅的技艺来设计,解决了老友酱‘镬气’不足的问题,有时间的沉淀,也有老友的味道。”工厂主管沈俊杰说。

  目前,南宁市有老友粉生产企业110家,有10多家企业从事预包装代加工生产。去年年底,行业有了“老友味道”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南宁老友粉产业学院,通过老友粉包装设计、周边产品设计、国内外营销推广等课程来完善老友粉上下游产业链。

  当年轻学子的双手滑过百年历史的老友粉,会有怎样的灵感,又会给“老友味”注入怎样活力奔放的味道?值得想象,也值得期待。

  种满绿荫

  “三月三”,春风暖。民歌湖装扮一新,青秀山的大草坪铺满新绿,大街小巷的老友粉等美食也已备好。在南宁,歌声将牵手春天,一道开启八桂嘉年华。

  民歌擂台、音乐快闪、国潮巡游、非遗市集将如约而至;“活力夜南宁”嘉年华将举办主题购物节、狂欢夜、“24小时不打烊”等特色活动;“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以乐为媒、以歌传情,让单身男女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整整一个月,大地飞歌,高朋满座。

  天南海北,来的都是客。“三月三”里,不少社区摆上长桌宴,左邻右舍献出自己最拿手的菜,招待邻里和远方的客人。南宁把“友”字种进满城绿荫,让每阵风都带着温暖。

  在“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宁,人们眼里总装着春天。友仔友女们,让这座城市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柔软。

  2023年10月,浙江宁波年过七旬的李道一老人再次来到南宁,只为寻找55年前那位帮他付了2角钱车费的公交车售票员。

  售票员的小小善举,让李道一铭记了半生,曾多次回到南宁寻找未果。李道一在感谢信中写道:“对于我曾生活过14年的第二故乡南宁,我有着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眷恋之情。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谢谢你,南宁!”

  李道一带着南宁人身上的善良离开了,而旅游博主“东北老铁天明”则被南宁人的热情友善吸引而来并安家。

  去年冬天,南宁的12个“小砂糖橘”引发了一场南北的双向奔赴。“东北老铁天明”那时来到广西。在南宁,他探夜市、看民俗,参加宾阳炮龙节,感受着南宁独有的热烈与浪漫,还帮助南宁武鸣区把沃柑销售到东北,在来往中收获了一份份友谊。今年春节刚过,他索性把家安到了南宁,成了南宁友仔。

  点滴的温暖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座城。目前,“邕江计划”人才项目已累计引进培养领军人才团队201个、青年人才科技项目97个,给予项目资助超3亿元。

  接过南宁递来的橄榄枝,南京初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更名为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并将总部落户南宁。作为公司技术研发骨干,万波加入了“邕江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团队。

  “我们团队正在研发的项目,可以有效填补南宁在显示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万波说,对老友的态度在南宁被转化为对人才和投资者的善意。

  过去几年,半导体芯片、铝精深加工、卫星遥感、新能源等各个领域的人才和企业循着“老友味”而来,让南宁逐渐积聚了向上生长的新力量。

  联通世界

  民族大道边,民歌湖畔,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造型的白色穹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晶莹剔透的水晶。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整座城市成为一朵盛放的朱槿花。

  来自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特色商品在南宁国际友城进东博展区集体亮相;马来西亚怡保咖啡、越南中原传奇咖啡在东博会上找到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总部位于泰国曼谷的天丝集团从中发现南宁的潜力,将新项目落地这里……正如邕江与澜沧江最终在南海相拥,“南宁渠道”正成为一条国际老友相聚的纽带。

  今年1月16日,8个国家12个城市市长或市长代表欢聚一堂,参加“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南宁,那就是老友的‘友’。”对话开场,南宁市市长侯刚用城市名片“老友”、美食名片“老友粉”中的“友”字作为关键词推介南宁。

  时值沃柑上市的季节,对话间隙,一杯杯浓香醇正的沃柑咖啡被端上来,邀请嘉宾品尝。沃柑咖啡的“柑”字和咖啡的“苦”味,寓意同甘共苦。为2025“柑杯”!开怀畅饮中,八方宾朋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南宁,“老友圈”越扩越大,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乘着对外开放合作的东风,南宁的国际友城增至31个,在产业、经贸、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看得见的合作成果。

  “Welcome to 广西,你来了就是一生的知已……”去年5月,南宁市青秀区文艺代表团在越南海防市吴权郡演艺中心唱响《Welcome to 广西》,友谊种子悄然生根。

  无论是越南的凤凰花节、马来西亚的友城文化节,还是中国的春节、“三月三”、中秋节,南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齐聚一堂、载歌载舞,以节庆为契机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舞台。

  民心相通促进了经贸合作。在南宁举行的2024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南宁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上,签约投资合作项目22个,对内对外投资额达200亿元。

  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续3年破百亿元的南宁五象新区跨境电商基地,一名越南语主播正带货中国特产,而她的中国合伙人正在学唱越南歌曲,为下次直播引流做准备。

  多条通达东盟及南亚的国际货运航线、3条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架起了空中桥梁,越来越多跨境电商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南宁,“买全国、卖东盟,买东盟、卖全国”渠道更加畅通。

  当你在南湖公园长廊,看到晨练的老人与非洲留学生打太极拳;在热闹夜市品尝越南春卷等异国美食;在街头听见英语、泰语、壮语与南宁白话奇妙交织,便会懂得:友城气象,既在宏大叙事里,也在每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中,更在每双紧握的手掌间。(童 政)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