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广西百色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石榴籽计划·大手牵小手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从党员到乡贤,百人同心;从发展到突破,百村共进;从理论到实践,百讲赋能。在“百人百村百讲”的旗帜下,大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精心设计民族团结课程,以青年视角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智慧播种:百人百村百讲浇灌“石榴籽”团结花开
民族本231班吴佳思同学化身“石榴籽计划”使者,以多元形式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她用“石榴红”点亮红色基因,将“半床棉被子”的长征故事融入动画课堂当中,让孩子们触摸到跨越民族的革命情谊;同时借百色海事局帮扶瑶族那马村脱贫为例,阐释团结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以“籽籽同心”开展侗族“吃冬节”沉浸式文化体验,播撒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种子,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让中华民族一家亲成为可触可及的现实图景。通过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提升了教学能力,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坚定了以青春传承民族文化、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信念和继续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决心。
点亮心灯:石榴籽支教团“百村百讲”浇灌共同体之花
思政本221班史妍、庞嘉莹和思政本222班李红,共同组成石榴籽支教团分别在云南丽江、广西河池、广西德保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一村一课表”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样本,让“百人百村百讲”在滇桂大地落地生花。
在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支教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效同时,支教团成员以“百讲”传承创新,以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仅讲授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同时还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带领小朋友们深入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感受在党的关怀与支持下,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了小朋友们的民族认同感。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同学们更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习情况,从“百村深耕”到“百讲创新”再到“石榴回响”,深刻认识到探索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路径的重要性,意识到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意义。
百村拾籽:民族团结的生动篇章
思政本232班的罗秀娟同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孩子们生动讲述故事,将民族团结的理念深植孩子们心中。在活动中,她积极为当地儿童开展公益教学,以生动有趣的百村故事为切入点,讲述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真实故事,带领小朋友们深入理解民族文化。通过此次教学实践,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也为家乡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榴籽籽连心,团结之意深植。“百人百村百讲”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然而,百色学院重视教育、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的征程从未停歇。百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入脑入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 通讯员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