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读报告 看亮点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何明华 沈 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建成610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惠及1.7万个家庭”。
数据显示,广西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937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8.64%。
老有所养,老有善养。
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能有效满足辖区老人多样化需求,还能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
“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应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并注重精神关怀。”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镇长黄可明代表建议,加强与家庭、村(社区)的联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创造安全、舒适、有爱的生活环境。
“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武海委员表示,我区将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我区建成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18万名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范围;为8.6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6万张、建设普惠型养老床位1.5万张。
老有所护,老有所靠。
长护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
我区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改革,参保人数达216万人,2万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均年减负2万元。
“我在临床中观察到,有长期护理需求的患者数量庞大,但覆盖面不够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韦球代表建议,提高长护险受益人群覆盖面,包括所有参保人员和部分不同等级的失能人员;完善出台地方标准,确保受益者的健康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失能老人护理的期盼。
自治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庞军委员表示,我区计划按三个梯度指导14个设区市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计2025年长护险覆盖人群突破500万人,2026年突破1000万人,到2028年底全区基本实现职工居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