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非虚构叙事中呈现乡村的觉醒与嬗变——评马元忠的散文《我们的村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在非虚构叙事中呈现乡村的觉醒与嬗变——评马元忠的散文《我们的村子》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2022-11-17 17:10

  近年来,散文写作掀起一股新的流派——“非虚构散文写作”。所谓非虚构,即:不玩虚构、不虚夸、不涂脂抹粉,不凭空捏造,有故事依据;写出来的东西有味道、有温度、接地气。

  广西百色市作家马元忠刊发于《民族文学》的散文《我们的村子》以“非虚构”的形式,书写了“逢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筹办“村宴”而发生的故事。

  作品从“我”收到村主任“大青”电话邀请回逢村参加“十年一次的村宴”开始,结束于我因公务缠身而“错过村宴”。作品情感真挚,回味无穷;乡愁悠悠,挥之不去。

  叙述中,“我”的情感随着“娘”的出场以及村宴上对“上主桌入座资格人选”甄别,跌宕起伏。按逢村俗成和规矩,上主桌入座资格必须有功于村子,必须是众望所归。

  然而,此次村宴能上主桌的人选有“我”和马金钢老师,还有个别有争议的人选等。资格甄别与确定,须经过初步推荐、村民代表投票环节,名额八人,“宁缺不滥”。能否有资格“上主桌”,村民心中自有分寸……

  源于当年“撤并村校”,马金钢老师八年来,一直对“我”“心怀怨恨”。马金钢老师恨我当年落实撤并村校政策时,搞“一刀切”,“我”成了逢村小学“寿终正寝”的推手。马金钢老师因“撤并村校”终结了“二十三年民办教师”的身份。特别是撤并逢村小学两年后,“连续工作二十五年的民办教师,可以免试转为公办教师”这一政策红利与他无缘,成了内心之痛。“我”知道“自己有愧于马金钢老师。”

  但是,让“我”深感意外的是,此次回逢村,马金钢老师“对小学被推倒这件事只字不提”,还“很有兴致地回忆起我上小学时的生活,说到高兴处还嘻嘻地笑。”送我出门时,还叮嘱我要多多帮助村主任大青,特别是逢村的“大事情”。

  马金钢老师是逢村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根在逢村,命系逢村。当年他“胸前佩戴大红花像伟人一样上主桌”的光彩画面,逢村人依然记得。为了逢村的发展,为了逢村的事业和逢村传统秩序向现代文明的迈进,他牺牲了个人利益,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逢村。逢村的发展才是大事,个人的恩怨得失是小事,逢村的未来才值得他热衷与惦记。从“马金钢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贤名士应有的品质。

  在文化的语境里,亲情故土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是连接我们精神世界的纽带,也是我们生发情感的根与魂。

  作品中的“娘”是个八十有五的耄耋老人。娘留我“参加村宴为娘撑脸”的话,深沉而凝重。千百年来,家国情怀的文化因子之所以延绵不断,正是“娘”的存在和故乡的存在。“娘”是故土、村庄,“娘”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她教我们崇德向善、发奋有为,我们走得再远,不能忘记了根、走丢了魂。

  虽然有评论家认为,非虚构散文写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散文的审美性和散文边界的模糊性。但在作家马元忠笔下,《我们的村子》中的人物与故事是鲜活的,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度介入,体现了非虚构散文的“细节”与“在场”,不乏非虚构叙事中情节的精妙与情感的抒发。

  散文《我们的村子》抒发了剪不断的悠悠乡愁情结,展现了史无前例精准脱贫后“逢村”的欢欣,呈现了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洪流中“逢村”人精神层面的觉醒与颤变。“逢村”已不是个体意义上的逢村,而是广大乡村的一个“缩影”,想必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审美价值所在。(李小华)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