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凌云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茶乡巨变 精彩凌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凌云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茶乡巨变 精彩凌云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10 17:01

  11月8日至9日,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举行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纪念活动,自治区祝贺团、百色市代表团及各方嘉宾莅临凌云,与凌云全县各族人民一道隆重纪念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祝贺团团长黄俊华参加系列活动。

15801668002309_.pic_hd

  座谈会现场(图/覃方平)

  纪念活动座谈会上,黄俊华肯定了凌云县30年来在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安宁、城乡宜居康寿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并希望凌云县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凌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等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凌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凌云县委书记吴风雷介绍了凌云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他说,过去30年,凌云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实现全县5万多贫困人口,5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县经济取得历史性进步,相比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倍;人均GDP增长了1.7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凌云县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主线,探索“民族+N”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成果。

  吴风雷表示,下一步,凌云县将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宜居家园、产业富民、工业倍增、法治乡村、效率凌云“六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坚持正风肃纪,努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精彩凌云答卷。

15821668002423_.pic

  民族情景音乐会现场(图/罗国剑)

  系列活动还包含民族情景音乐会,众人齐聚在清爽的泗水河畔欣赏凌云特色民族风情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全方位呈现出一派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幸福祥和的凌云新景象。

  (通讯员 覃方平 光明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