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柳州: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开新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柳州: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开新篇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1 18:2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食得好滋味”。记者近日走访广西柳州各地乡村,所到之处,广袤的田野和山水间蕴藏着无限希望,掌握新生产技能的返乡创业青年大显身手,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十年来,柳州落户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充分开发元宝山自然保护区、融水县庆等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融安金桔、柳城阿亮酸笋、融水稻米、三江茶叶、拉钩乡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开辟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数字乡村面貌一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县——柳城县将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落户在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古砦稻花飘香示范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已成功创建自治区现代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

587357498681546654

  乡村大数据展示中心。 李佳讯摄

  “这里是小盆地气候,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冷水田养的稻谷米质好,种植的大米供不应求。‘振兴大米’、‘品砦习香’等品牌的大米都是我们这里产的。”大户村第一驻村书记覃书记介绍,“我们这又叫‘386199村’,‘38’、‘61’、‘99’分别代表留在村里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数字化”的加持下,年轻人外出务工带来的劳力不足问题得到解决,古砦水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富硒大米品牌。

  目前,示范区已建立高产优质水稻核心区3000亩,拓展区6200亩,辐射区1.13万亩。预计今年示范区整体水稻生产成本降低15%—20%,亩均增产10%,综合收益达到25%以上。

707282742147262954

  技术人员演示无人机喷洒农药。 李佳讯摄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红食品,为各地食客带去舌尖上的享受,也给鹿寨县村民带来商机。不少村民大力发展豆角、木耳、竹笋种植和螺蛳养殖产业,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让自己的口袋鼓了起来,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今年,全县豆角种植面积3.8万亩,产量约5.7万吨;螺蛳养殖总面积6500亩,其中今年新增面积600亩;木耳30万棒;竹林面积超过6万亩。

  大力发展金桔、香杉、青蒿素、灵芝等优势农产品、药材产业,融安县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融安金桔以“滑皮金桔”闻名遐迩,以皮脆、味甘、汁多著称。2004年,融安金桔生产基地通过自治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认定。2005年,“融安金桔”取得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09年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成就展中作为精品展出。2010年,融安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农业(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2011年“融安金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半亩金桔助脱贫,一亩金桔奔小康,万亩金桔促富裕”。如今,融安金桔种植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产量、品质和品种在全国金桔主产区中位居前列,也是全国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产基地。目前,融安金桔种植面积达20.72万亩,总产量18万吨,总产值18亿元,加工产值1.6亿元,实现品牌价值19.42亿元,参与发展人数超过10万人,农民人均单项收入7000多元。

  生态立县,旅游富民

  “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曾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贫困村布央村的真实写照。如今,一片茶叶,让侗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早在1988年,布央村被选为全县首个茶叶种植业试点村,此后两年,每年有100多名村民到桂林市茶科所参观学习并回乡建起茶园。1989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600多亩,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达3650余亩。

  2014年,布央村申请将仙人山千亩高山茶园创建成为“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按景区进行管理,走出了“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同年3月,该村通过土地、茶园以及现金购股等入股方式,引进文化旅游公司投资合作,共同成立三江县布央古茶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8月,村民共入股27.7万股,价值2770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

  布央村“布央”“三省坡茗”和“多谐”等茶叶商标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屡获殊荣,茶叶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央村先后荣获“广西侗茶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5年,布央村按照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布央古茶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县文旅公司合作投入1.2亿元打造集茶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景点,在景区景点布局和打造上紧扣茶元素、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打造出四季红枫林、仙人山侗寨、茶马古道等景观,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全年接待各地游客约5.6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约1600万元。

  讲好茶故事,做好一片“叶子”文章,布央村每年举办“中国早春第一茶——三江春”开采仪式、三江县采茶比赛等活动,开设自助采茶加工体验等娱乐项目,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同时提质增效,开发出茶园观日出、采制茶体验、百家宴等旅游项目,打造了茶旅融合“金名片”……一个通过“茶园变景区”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村形象逐渐清晰。

  借助粤桂协作资金,当地建设了布央新村、旅游扶贫购物长廊、茶叶加工展示体验中心等项目,村民投资兴办旅游相关产业,将闲置木屋重新装修成漂亮的吊脚楼等侗族特色民宿,实现在自家门口就业创业。

  截至2022年8月,布央村建起了一条售卖特色农产品的民族小镇商品交易长廊,开起10家农家乐饭店,办起14家民宿型旅馆,带动附近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0万元,引进企业合作投资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星空木屋酒店,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项目。

  “新农人”为特色农业产业注入活力

  融水县白云乡依托农业科技公司全面推广“多彩白云”乡域品牌,整合发展蓝莓、食用菌、山茶油等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统一化、规模化、产业化效益。2021年,“多彩白云”品牌农产品实现了近3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上1000户群众带来增收,村集体经济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多彩白云”系列农产品发展采取农产品电商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联合枫木村农户在枫木梯田里种植泉水鱼稻,种植面积共600亩。由返乡创业农产品电商运营团队“呀呀呜新农人”免费向农户发放优质谷种,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泉水鱼稻产业“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8月18日至9月22日,“呀呀呜新农人”团队在枫木村已经完成农产品收购28万元,惠及40多户脱贫户增收,并给枫木村集体经济增收2.6万元。

  9月23日,“呀呜呜新农人”在白云乡枫木村高孝屯举办的“多彩白云枫木梯田”金秋烧鱼节活动现场进行“多彩白云”品牌农产品直播带货,摊位前好不热闹,“团队目标是打造从种植、加工到营销的完善产业链,让更多有原生态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大苗山!”团队负责人吴绍林介绍。

  活动现场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和直播带货摊位前人头攒动,隔壁的帮阳村党总支部书记廖察军带着本村高山红心“迷”猴桃受邀前来,游客们品尝后赞不绝口,“这是真甜哪!还实惠,不得买几斤?!”单子源源不断,喜气攀上廖察军的眼角眉梢。他边招呼顾客、称重装箱,边乐呵呵地说:“我们通过电商、政府和朋友圈售卖本地特色农产品,今年预计都会卖完!村里80多户红心猕猴桃种植户今年获得40多万元收入,包括16户脱贫户。”

  今年以来,融水县呀呀呜新农人团队在融水县白云乡,大浪镇,环宝镇等多个乡镇,采取农产品电商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分工模式,累计收购融水特色农产品837万元,为1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73万元,带动41个农产品基地发展,带动611户脱贫户增收,为融水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农人的活力。

34854733070565461

  苗族村民在等待品尝烤禾花鱼 石峰摄

  返乡创业青年助力乡村农旅融合发展

  融水县白云乡贾里屯“水云间”民宿品牌获得2021年美丽乡村、美宿龙城精品民宿网络评选最高20万票助力,民宿靠自然流量在抖音平台获评柳州抖音乡村民宿人气榜和好评榜热度最高、风景最美的乡野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

  老板何玉璋是融水县白云乡田里村人,毕业于柳州财经学校,在柳州从事广告设计十二年。2018年10月,何玉璋观察到政府打造了环元宝山旅游线路,当即抓住契机,辞职返乡创业。

  “政府解决了区位道路优势问题,民宿位置距离元宝山有1小时车程,刚好可以作为环元宝山旅游栖息第一站。2020年,政府又修建了一条符合国家标准的四米五宽的乡村公路,解决停车问题。”何玉璋说。

  2019年5月,民宿正式开建。他们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将一块挖不动的大石头被设计成鼠标形状,改造成景观水池,以鲜花、瓦片、小石做点缀,山泉水潺潺而下,水雾缭绕。

  民宿为村民带来实打实的收益,“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了,没办法出去的人就来我这里……几年来花出去的工资将近有180万元,都是给村民的。”何玉璋以每年3000元的高额租金租用在外务工村民的半亩土地来打造景区,“他们的老爸老妈年纪大,种田的人力成本很高,花的劳力往往回不来,给出的租金是远超正常租价的。”

32041744540699426

  游客在“水云间”民宿景区拍照。陈伟摄

  民宿目前已有住宿楼两栋、小蒙古包三个共28个房间,天空之境、无边泳池各一处,户外露营地,稻田种植,花海打造,日出点打卡等,有特色餐饮、停车场、游客中心,传承技艺苗族文化活动中心,还跟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南宁师范学院合作打造广西首个匠人村项目。

  何玉璋紧跟网络趋势,出租苗族服饰,“给游客一种进到这里就想拍照发出去的冲动”。何玉璋做了远景规划,将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打造“康养”(健康养生)民宿,“这里负离子含量很高,水质特别好,‘羊瘪汤’长期喝可以治胃病的。”

  何玉璋致力于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计划建造展示和体验“多彩白云”品牌农产品的清吧,“准备和一个柳州品牌合作现场制作养生汤,之前喝过他们炖的大鹅汤,当天晚上睡得很香,我很信赖这个品牌!”酒吧的宣传语他都想好了,“口号是‘喝养生鸡汤,吃very good(哇~~旅 GO ),品重阳酒’,这是一个外国游客品尝后的感叹,很巧,‘very good’和本地方言的‘蚂蚱’发音相似。”

  在何玉璋的规划中,明年五月,民宿的日出点高端独栋、河边美术馆、农产品展示厅、农产品小院、摆渡车、写生馆将开始运营。“旅游资源必须统筹起来”,他将设立游客中心为有想法的青年提供创业支持以保证本地旅游产业的差异化经营。

  (通讯员 李佳讯 光明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