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梧州: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声势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梧州: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声势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02 21:31

  全市公安、市场监管、民政、卫健等部门通力协作,深挖出历年积案21起,已全部侦破。跨部门、跨领域联动排查200余次,发现行业问题线索39条,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打击19条。全市组织跨省、市抓捕行动18次,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62起,案件破案率、逮捕率排名广西前列。

  这是广西梧州市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交出的成绩单。全市迅速行动、周密谋划,围绕“严、狠、全、活”四字聚焦用力,迅速掀起专项打击整治的“梧州声势”,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因地制宜宣传发动

  “发布一份倡议书、开设一个宣传栏、推送一张明白卡、签订一份承诺书、提供一份提醒函”,这是梧州市民政局针对容易发生的养老诈骗类型推出的“五个一”宣传活动,在全市44家养老机构全部推开。

  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演艺公司编排录制粤曲谐曲《防养老诈骗》节目视频,通过“文化惠民”工作将宣传深入推进到社区、公园等。

  全市宣传发动突出“活”,创新“3+4+5”宣传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网格”三维立体宣传矩阵,以制作一份海报、公布一批案例、编发一份指南、创作一部视频“四个一”为载体,整合全市300多个新媒体平台资源,发动全市群防群治队伍、网格员同时开展宣传,努力营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浓厚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各部门发动宣传力量开展进社区、进公园、进广场、进超市、进家庭等“五进”宣传形式,点对点、面对面向老年人“零距离”讲解防骗措施、以案释法,累计开展现场宣传2200余次,累计收到群众举报养老诈骗线索46条。

  目前,梧州市遍布各社区、村屯的6000多网格员、义警、义工和骑楼大妈等平安志愿者力量成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千里眼”“顺风耳”。通过志愿者提供的线索,龙圩区警方一举查处3家涉嫌养老诈骗食品经营部,共抓获20名涉案人员,涉案销售额100多万。

  核查有力精准打击

  梧州市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制度突出“严”,制定出台《梧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成员单位子方案12份,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上下联动,细化职责分工。

  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工作机制,坚持每月有推进会、每周有调度会、每日研判分析,共召开全市推进会3次、调度会6次,约谈后进单位2次,编发工作情况通报6份,有力推动专项行动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除了在机制制度方面突出一个“严”字,着力把好方向盘,梧州市还依法打击突出“狠”字,着力打好攻坚战。

  全市强化线索核查,按照“一案三查”要求对每条线索查深查透,特别是12337举报平台下发线索,市专项办落实市级“兜底复核”和“一案一档一研判专班一抓捕小组”工作机制,组织市级成员单位逐条线索复核,加强对下指导,确保核查有力、打击有据。目前,12337平台下发的10条线索已核查完结8条,立刑事案件打击1条、治安案件处罚2条。

  办案单位揪住线索精准研判分析,深入经营拓线,通过组建专案组、发起集群战,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共抓获养老诈骗犯罪嫌疑人108人,打掉犯罪团伙10个,涉案金额达603万元。

  公、检、法三家积极会商研究,围绕养老诈骗案件的难点、堵点会商,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推动养老诈骗案件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判决案件数占全区54.54%。

  横向联查边查边治

  5月19日,梧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万秀区某保健品店非法销售“九味肾草”等假冒保健食品,经检验,该批假冒保健食品均全部添加西药成分,部分产品非法添加西药多达5种。执法人员现场就当事人涉嫌销售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九味肾草”等7种1081盒商品、材料实施了扣押,货值共计14000元。

  5月25日,岑溪市市场监督局立案查处某商行向老年群体违法推广宣传酒类产品有强身健体功效,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广告费用1.5倍罚款,罚款1.5万元。

  梧州市行业整治突出“全”,坚持横向联查,公安、市场、民政、文旅、卫健、金融等多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联动排查200余次,对养老机构、卫生诊所、旅行社以及保健品行业等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拉网式”排查,着力查问题、堵漏洞、消隐患。

  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持续开展线下老年团旅游包车联合检查,发现涉嫌“未签订旅游合同”“不合理低价游”等线索2条。梧州市卫健委对全市44家养老机构进行排查,其中县级全面排查阶段发现2个问题。梧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基础上形成风险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查处5个窝点销售普通食品标示“特医食品”等养老诈骗问题清单34件,移交公安线索10件。

  专项行动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业务平台优势,坚持边查边治,对排查发现的违法行为,迅速进行查处,对构成犯罪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打击处理。目前,全市共摸排发现行业问题线索39条,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打击19条。

  (通讯员 高寒 尚永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