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巴马:“五位一体”撬动乡村善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巴马:“五位一体”撬动乡村善治

来源:光明日报2022-08-11 21:56

  光明日报客户端

  “信用是最好的招牌,挂在家门前,旅客越来越多,整个村庄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站在自家开办的民宿门前,邓红云信心十足。

  邓红云的信心,来自于广西巴马县党建引领构建“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五年前,邓红云夫妻通过信用评级获评AAA等级,免抵押、免担保,从农商行借到15万元,把房屋装修为民宿,又在家门口开粉店。2020年信用等级又升为AAAAA,高等级的信用牌迎来更多的旅客,也招来了福气,一年下来就有10万元收入。

  2017年起,巴马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构建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助推了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了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力。

  今年以来,巴马结合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提出了“九个抓细做实”具体措施,创新务实为民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给乡村带来了幸福与和谐。

  组织引领,激活共建主体

  贫困要摘帽,乡村要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都要振兴。党组织是核心力量,更是主心骨。

  “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覆盖农户、行政村、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将全县所有农户信用分为B级和A至AAAAA级共六个等级;全村信用户达到70%以上、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不良贷款保持在2%以下的行政村,可评定为信用村。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党委书记覃斌告诉记者,平林村是首批获得授牌的信用村,这块招牌含金量十足。自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以来,平林村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带动300多户村民及种植大户贷款创业并诚信还贷,成功获得了信用村授牌。

  在工作推进中,党员、干部当“领头雁”“先锋队”,全县104个村党(总)支部组织驻村工作队、“两委”成员、党员、队干组成500多个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宣讲1万多场次,开展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级6万多户次。

  截至2022年5月,全县共有5.9万户农户参评信用户,信用户率84.25%;共有104个行政村参评,信用率78.90%;共有10个乡镇参评,信用率100%;共有4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评,信用率90.74%。截至2022年4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53.53亿元,同比增长14.67%;全县贷款余额83.06亿元,同比增长21.57%。

  “以前是贫困户受益,现在信用户更能得到支持。开始我家为A级,脱贫后升为AAAAA级,银行授信30万元,我贷款10万元种桑养蚕,家庭年收入10多万元。”那社乡祥兰村村民廖克杰向记者介绍,对“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致富,先当信用户”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思想行动自觉,珍惜信用记录、积累信用财富成为乡村治理鲜明导向。

  党员带动,凝聚共治合力

  信用等级成为党员、干部先进性的“晴雨表”。巴马县把党员作用发挥情况纳入信用评级重要参考指标,综合表现好、信用积分高的,信用等级就高,综合表现差的信用积分低、信用等级就低,党员信用等级低于A级的,其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巴马金融办主任张春梅说,我们出台了《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从制度上激励引导党员在五个方面示范带动,引导全村农户努力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把个人信用评级与所在的村屯进行“捆绑”,一旦评为信用村,信用等级越高贷款利率越低。

  近几年,交乐村积极探索党建+信用+扶贫模式,全村参与信用评级有641户,信用户达628户,其中5A级信用户103户,4A级信用户193户,3A级信用户218户,2A级信用户80户,A级信用户34户,信用户占比达97.97%,整村获评“AAAAA级信用村”,2016年以来全村累计贷款490户2595.18万元。许多村民解决了发展扶贫产业资金难等问题,全村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该村也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社区”“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2020年还作为普惠金融扶贫现场会—“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广西巴马)现场会的观摩点。

  此外,巴马县还建立了失信户失信信息库,生成失信“黑名单”,推动各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采取联合惩戒措施,使其在资质认定、金融支持、行政审批等方面受到约束,建立起党群全天候多维度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机制。

  配套集成,共享治理成果

  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把道德与经济、精神与物质、人品与产品“藕联”,推动“信用+金融”、“信用+数字乡村”、“信用+服务保障”等“信用+N”配套集成。

  百魔洞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信用评级为AAAA以上的游客,可以在景区内免押金借用雨伞、充电宝等。

  信用认证成为群众的“道德身份证”,农村矛盾纠纷多发、黄赌毒屡禁不止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县上访案件、恶性治安及犯罪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达99%以上。全县涌现出中国好人、区市优秀志愿者、广西十大孝心人物等各类先进典型299名。巴马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2022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巴马燕洞镇交乐村等多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甲篆镇平安村等多个村被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巴马镇赐福村坡类屯、百林乡那莫村同贺屯等多个村屯被评为广西“绿色村屯”。

  “以‘村要善治’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指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标、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指标、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指标、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指标,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基层基础。”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黄炳峰表示,巴马将通过推进“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县域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王 仪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